没想到曹时有可能成为李广的软肋。
徐乐等人互相看看,也觉得不太妥。曹时是天子的姊夫,他如果遇险,李广不知道便罢,知道了,断无不救之理。李广不是周亚夫,他没有抗命的底气。
可是,主意是他们出的,这时候他们也不可能自打耳光。
就在气氛僵持之时,韩安国适时的接上了话头。“陛下,臣觉得,可以让曹时率步卒守河西,卫青率骑兵出塞,大加旗鼓,但不能超出两百里,确保在必要的时候能及时回到河西,据险而守。如此,可分匈奴之兵,也是策应李将军的一个办法。万一李将军遇险,他们也能及时接应他撤退。”
天子有了台阶可下,也不再坚持,点点头,安排人草拟诏书。
——
燕然山,匈奴河。
李广跳下马背,让李敢牵着马去饮水,自己换了一匹备马,策马冲上旁边的山坡,举起千里眼,四处张望。他虽然风尘仆仆,却精神振奋,眸子闪闪发亮。
大行令王恢策马而来,也将座骑扔给亲卫,自己步行上山。
“将军,如何,匈奴人追上来了吗?”
“还没看到。”李广笑道:“不过,他们应该不会放弃,我李广的首级还是值两个钱的,何况还有你大行令。”
王恢哈哈一笑,并不计较李广不经意间露出的倨傲。倒不是心胸宽广,而是他立功心切。跟着李广跑了一路,他知道,要想立功,就必须紧跟李广,否则别说立功封侯,连命都可能送掉。
李广平时话不多,看起来很木讷,但是到了战场上,他却换了一个人,处处展现着他名将的光彩。王恢也是领过兵的人,也不得不佩服李广在将士中的威望。这样的情形,他只在梁啸的身上看到过。
“那我们还要跑吗?”
“不用跑了。”李广冷笑一声:“他们已经追了我们五天,脚程差距已经有半天时间,这还是在我们故意放慢脚步的情况下。他们已经累惨了,不过是一群待宰的羔羊,又何必再跑?就在这里干掉他们,开个利市。”
王恢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气。从武威出发,他们已经在草原上跑了半个月,居然一次真正的战斗都没有发生。有几次,他们和匈奴人擦肩而过,相距不足三十里,但李广一听说对方有两万或更多的兵力,扭头就跑,一点名将的风度也没有。
有那么一阵子,王恢甚至怀疑他怯战,只想在草原上转一圈,然后就打道回府。毕竟草原那么大,如果他说自己没遇到匈奴人,别人也无法验证真假。
现在他明白了,李广一直在等待战机。他利用汉军在战马质量和数量的微弱优势,甚至不惜以自身为饵,诱使匈奴人来追。
在他们身后的匈奴人就是如此。这支匈奴人马有一万多人,比汉军略多一些,但是战马整体质量略逊一筹,追了五天之后,他们已经有些力不从心,落后半天的距离。
这还是汉军刻意控制速度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