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452章意见领袖(2/2)

“魏其侯,他们…能行么?”

“梁啸是怎么说的?实践是证明大的唯一标准。他们以重金买下致柔、致刚之术,打造更加锋利的刀剑,这是何等独到的光?陈窦两家少年无数,有谁能超过他们?不用多,再有数人能像他们这么息,谁还敢轻视我们陈家、窦家?”

她毕竟是个妇人,贪财,却不会赚钱。如何经营,她要听窦婴的意见。

窦婴心领神会,再也不提结盟二字。

在这时候,窦婴当然不能撇开馆陶长公主自行其事。

馆陶长公主欣的哈哈大笑。

送走了梁啸,窦婴却没有立刻离开,他和馆陶长公主又商议了一番。

窦婴也觉得有理。王太后为了王家、田家的利益着想,压制诸窦是必然趋势。既然仕途困难,让这些小去游历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他们有钱有闲,又年青气盛,不去闯,只会在长安惹事。

——

忍耐不住,主动为梁啸背书。“没错,说一千,一万,不如一好剑。”说着,他取过那新剑,一下来,却发现只有半截,这才想起这新剑被梁啸砍成了两断,顿时面红耳赤,尴尬无比。

-

“朝闻,夕可死。婴虽老朽,亦自愧不如。君侯当受此礼。”

馆陶长公主也有心借助窦婴的名声。让陈须兄弟研究冶铁之术,开始只是个幌,让天看到陈家有为朝廷效力之心。现在陈须兄弟打造了更锋利的刀剑,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她意识到陈家不仅可以获得虚名,还能获得难以想象的实利。

两人各取所需,很自然的结成了同盟。

“这剑虽然尚不能称至善,却足以说明二位陈君的努力方向是对的,假以时日,必能制削铁如泥的名剑。”梁啸从陈蟜手中接过那半截剑,轻轻地放在窦婴面前。“魏其侯若助陛下战必胜,攻必取,就算是只言片语也足以傲视天下。天人三策又何足哉?”

见窦婴要将自己两个不成的儿当成榜样,馆陶长公主心怒放,连连。这两人长这么大,还没像今天这样给她长过脸呢。

这完全可以变成一个财源的产业。

窦婴眉一动,若有所思。梁啸拿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来对比,让他看到了方向。天人三策在后世名声很大,现在却还是只是一篇对策,能不能有落到实,谁也说不准。梁啸给他提的意见却是实实在在的,如何能给天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又何愁名声无称?

“这是怎么回事?”馆陶长公主大惊。这新剑有多锋利,她是非常清楚的,要不然也不会让陈须兄弟把梁啸请来。

-

陈须、陈蟜求之不得,一答应。

馆陶长公主设宴,招待梁啸和窦婴,陈氏兄弟作陪。在席上,他们天南海北的一阵闲扯,但是梁啸却拒绝了窦婴提的结盟要求。他说,君不党,和而不同,可以的事太多,没有必要大家挤在一个领域,应该各展所长,百齐放,共同为朝廷效力。

“这件事,我去说。”窦婴说:“不过,无利不起早,要让那些小心甘情愿的去,可能需要你们现说法,个榜样。”

陈须适时地提了一个建议:陈家、窦家有很多弟,整天无所事事,惹事生非,不如挑选一些人去游历,增长见识。梁啸的冶铁之术是怎么来的?就是在西域听来的。他一个人都可以有这么多收获,我们陈家、窦家弟数百,难就不能得比他好?

窦婴是聪明人,很快就领悟了梁啸的意思,心中喜悦,拱手施礼,一揖到底。“多谢君侯。”

一老一少来回谦虚了几次,馆陶长公主见了,不禁笑:“好了,你们就不要互相谦虚了。一个是前辈豪杰,一个是少年英雄,互相赏识,也是幸事。有什么话,边喝边谈吧。”

学问常有两习惯:一是称诵古人,就像梁啸说的那样,引经据典,动辄万言。一是容易夸夸其谈,文辞虽,却没什么实际内容。梁啸建议他向前看,关注实际问题,这无疑是别蹊径,独

梁啸连忙还礼。窦婴是前辈,他可不敢受这样的大礼。“魏其侯,你这可折杀小了。”

他是诸窦领袖不假,可是现在最有希望保有富贵的却是馆陶长公主。只要陈皇后在位一天,陈家就不会有问题。如果那对姊妹能生下皇,那陈家的地位会更加牢固。

馆陶长公主非常满意,她觉得陈须长这么大,第一次说这么有见识的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