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83章借风(2/2)

“我有一个建议。”

“翁主?”

“既然翁主决意要去,那我们也只好舍命陪君了。翁主,你现在能告诉我们你的计划了吗?”

“正因为我生擒了征武和景昭,这件事才有得谈。”刘陵有成竹的笑:“你带不带我去?”

楼船港,找了一个比较偏僻的位置停下,去了淮南国的旗帜,放下几艘小船,装上货,上岸易,补充给养和淡。刘陵则坐上车,由雷被带着两个郎官侍从,与梁啸、卫青分城。

梁啸无奈,只得收起文书,换上普通的骑士服,护着刘陵向征府驰去。

据他所知,最后确证汉代有帆的证据并不是于史书,而是墓里陪葬的明

有了几十个小帆的帮助,楼船前的速度大增,桨手们却轻松了许多。而扶舵的士卒也很快适应了如何与帆合,控制方向。劳动人民是聪明的,只是他们没什么文化,不能将自己的独到见解记下来,留传后世。

“我要和你们一起去。”

独尊儒术啊…一想到此,梁啸不由得一声长叹。

梁啸尴尬的。他的确是这么想到。到了闽越国都,他人生地不熟,不这么办,还能怎么样?

船的事。船上没有能桅杆的大木,他们只能先将就着,用舱里带着锦、帛了一些小型的帆,挂在船边,虽然效果没有大帆好,却也立杆见影,船速一下增加了许多。风力大的时候,本不用手划桨,楼船就能借风而行。

梁啸和卫青互相看了一,摇摇。梁啸说:“没什么计划,直接去找我师傅,看看他的意思,如果…”

刘陵将梁啸、卫青请到了舱中。“东冶将到,你们可以什么计划?”

对了,这年,《史记》还没现呢。所有的历史记载都是官方档案,还没有一个正式的断代史,就更别提通史了。就算有史书,也不过是像《秋》那记载重大政治事件的条款,不会记录帆的发明。

看着船、船侧那一张张鼓满的锦帆,刘陵喜不禁,就连淮南国的郎官们也惊叹不已,看向梁啸的神也多了几分异样。谁都知风有力,谁都可能有过被风得站不住脚的时候,可是能想到这个办法,利用风力来行船的人,梁啸却是第一个。

看着锦帆鼓足了风,推动着楼船破狼前,刘陵站在仅剩下一层的飞庐之上,若有所思。

-

会合之后,刘陵吩咐了一声:“去征府。”

梁啸吃了一惊。你生擒了征武,还敢去征府?征侧还好说,征贰那二货不一箭死你才怪。

两日后,梁啸等人到达东冶外的海面,也就是闽江。算起来,有风助力,速度比纯用人力快了至少两三倍,而且桨手们的劳动度也显著降低。

刘陵打断了梁啸。“如果他愿意接受招抚,就皆大喜。如果他不接受招抚,你就想办法逃跑?”

梁啸无语,只好把求助的目光看向雷被。雷被苦笑一声,叹了一气。看起来,刘陵已经给他待过了,他现在只能站在刘陵一边。

梁啸受之有愧。据他所知,就算没有他的参与,汉人也很快就能发明帆了。这东西并不复杂,也许已经有人用过,但是没受到重视,只有等到海上贸易成了规模,用的人多了,才会著史者的视野。

“不行!”梁啸不假思索,立刻拒绝了。“如果遇险,我和卫青两人还有机会逃脱,再带上你,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你在松江撞沉了不少闽越战船,还生擒了征武和景昭,不论是闽越王还是刘驹看到你,都会很生气的。说不定一看到你,就会把你抓起来,当成人质。”

梁啸大喜。说实话,他对大局有先见之明,非刘陵能比,可是理这事务的能力,他和刘陵比就有一段距离了。如果刘陵愿意帮他主意,这件事成功的概率必然大增。他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刘陵半天,刘陵却没有说话。梁啸有些不安起来。

“不,焉得虎。”刘陵轻松的笑:“女人和女人最好了,我先搞定你这小师妹,其他事情就好办了。走吧,不要啰嗦了,一路上都听你得瑟,现在也让你看看我的本事。”

城再说。”刘陵一挥手,宛若指挥千军万的大将军。

再想到之前的鞍、镫,梁啸在郎官们的中已经成了一个善于思考、极天赋的…工匠。

-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