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第三情况,就算我们相信曹
是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也说了那句话,看看是个什么样的场景。是曹
怀疑这些人要害自己,当然这个疑心太重了一
,太过分了,然后把他一家人杀了。杀了以后发现是误杀,然后凄怆曰“凄怆”这两个字很重要,就是杀错了人,然后,唉,他也是很难过的,算了算了,宁肯我辜负别人,不可以别人辜负我啊。我们
察一下这个语境,曹
说这个话是一
自我安
、自我排解,所以很勉
地为自己的错误行为
了一个辩护。而到了《三国演义》里面他变成了理直气壮,而且把“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前面加了天下两个字,这个就大不一样了。曹
当时说这个话只是就事论事,虽然我错了,我错杀了人家我对不起人家,我现在也没有办法,我现在走投无路,也只好是宁肯我对不起人家,不要让人家对不起我了。这里面应该说他还保留了一
分善意在里面,而到了《三国演义》变成理直气壮说我对不起天下人,不可以天下人对不起我,那就是一个大大的
贼。
所以曹的
险歹毒这一
,应该说是有疑问的。但是即便如此,《三国演义》的
批还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什么呢,他说“此亦孟德之过人
也”他说即便是这样,这也是曹
比一般人不一样的、超过我们的地方!他说为什么呢,他说如果换了别人一定说,宁肯天下人都对不起我,不可以我对不起天下人的。他说换了别人都会这样说,但是实际上怎么样呢?实际上他们
的就是曹
的勾当,只有曹
一个人坦率地说
了这个话。那么也就是
批认为,曹
虽然
诈,但是
诈里面也有坦诚,他至少敢把
诈的话公开地说
来,他是真小人,不是伪君
。所以他说这是曹
超过其他人的地方,因为这个世界上伪君
实在是太多了。
先说曹的
诈,最能
现曹
这个人
诈的例
,是在他和袁绍战争中发生的一件事。我们知
三国时期有三大战役,第一次战役就是曹袁官渡之战,第二战役是曹孙赤
之战,第三大战役是孙刘彝陵之战。曹
就是在官渡之战以后奠定了他的历史地位,这场战争打得非常地艰苦,非常地艰
。当时两军对峙相持不下,而曹军军粮已经不多了,我们知
打仗拼什么?除了拼勇敢、拼武
、拼实力以外,很重要的是拼粮饷,所谓“兵
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
这个仗是打不下去的,曹
这个时候实际上是快要断粮了,一筹莫展。这个时候袁绍阵营里面有一个谋士叫
许攸的突然来投奔曹
,曹
听说这个消息以后大喜过望“跣足而
”什么叫跣足呢?就是光着脚,那么曹
这个时候跣足而
迎接许攸是什么原因,什么意思,有两
可能:一
是叫
来不及穿鞋,可能在洗脚在
什么,一听说许攸来了光着脚就往外跑,大喜过望;第二
可能是表示尊敬,因为古礼光脚是尊敬。我们知
曹
后来地位很
了以后,汉献帝给了曹
一个特殊待遇,叫
带剑鞋履上殿,叫“剑履上殿”剑就是带剑,你可以佩着剑去见皇帝,履就是穿鞋,这说明一般的人是不能穿鞋见皇帝的。能不能穿袜
呢,看地位,地位
的人可以“袜而登席”穿着袜
走到席位上,地位再低一
一定要光脚。所以光脚可能是表示尊重。
诈当中有真诚,恰恰是曹
格的一个特征。曹
这个人是
诈的,这一
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也有坦诚的一面,甚至有可
的一面。我们就来看看曹曹
格当中矛盾的地方。
这个曹光着脚冲
去以后怎么样呢?抚掌而笑,摸着手掌哈哈大笑,说哎呀呀呀,
远你来了“吾事济矣”我的事情就好办了,然后把许攸请到军帐里坐下。许攸就问了,说曹公,你的情况怎么样啊“军粮尚有几何”还有多少军粮啊?曹
说呵呵呵,这个我的军粮很充足啊,足够用一年的。许攸说,错了,重讲。曹
说,半年。许攸说又错了,见到老朋友都不说老实话,说实话吧,再给你一次机会。曹
说,哎呀这个,不好意思,刚才开玩笑,实话告诉你,只够一个月。接着曹
说了一句刘
最
说的话“为之奈何”怎么办吧?许攸说:“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机之日也。”说你带着一支军队,孤军
,粮草已经没有了,这是非常危险的,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