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337章东千山记之二(2/4)

何老娘“我就盼着芳儿平平安安的。”

何氏听得这些事,叹“是啊,弟妹这样,当真难得的很。说来以前姑妈可是没给过弟妹好脸,难得弟妹不记旧怨,这般为姑妈着想。”

何老娘听的目瞪呆“竟有这等丧心病狂之事?”

听到此,何老娘方稍觉畅快些,说“该!都是些天打雷霹的东西,但有气的儿郎就该白刀红刀!”

何氏自比何老娘有见识,轻声“不要说很多钱,姑丈得了州府的盐引,一年起码万把银,母亲想一想,咱家一月也就二两银销。”

何氏立刻“母亲这是哪里的话,我从不像母亲这样想。说句心里话,芳表妹不是外人,可再亲近也亲不过弟弟。

气,何老娘不无担心的问闺女“你说,芳儿不会也寻个机会死你姑丈吧?”

何氏也只知陈六郎早夭,小陈氏守了寡,再里的事就不知了,忙跟母亲打听。何老娘便将盐引的事说了,何老娘慨“芳丫是小闺女,你姑妈最疼她,就是我,她们兄妹几个,我也最疼芳丫。你姑丈这狼心狗肺的,就为着盐引,葬送了芳丫一辈。要是我,家里再穷,只要没要了饭,怎能卖儿卖女?再说,又不是过不下去的人家。这些年,你姑丈生意得不赖,你姑妈也是穿金银,我常说你姑妈是有福的。可谁知前些年不显,如今才知你姑丈的嘴脸呢?卖了芳丫得了盐引,又要纳狐狸小,把你姑妈伤心的了不得。也是从这事上,我才瞧着,你弟妹心倒还好。虽说她跟你弟弟的事先我不大喜,可如今细瞧着,倒还是过日的人。你姑妈多亏得她给主意,芳丫如今在宁家也好过了些。”

“也只得这样想了。”何老娘悄悄对闺女“芳丫一日过不好日,我心里总觉着,若当初你弟弟没闹着非要娶衿她娘,芳丫再不会如此的。”

“好在宁家还算知礼人家。”何氏“宁氏族中,算是宁三爷的堂伯,在帝都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宁三爷也是个挑的人,相公与宁三爷在翰林相这些日,我也见过宁三,都还过得去。想着表妹在宁家也还过得日,不然,宁三爷不会主动提及两家姻亲之事。那会儿若宁家不说,我是再不知的。”

何氏“以前姑丈可不是这样的人,小时候姑丈每每买卖回来,买两支绢,大娘一支,我一支。”

何氏并不以为奇,“为着盐引,什么事来。我听相公说,以前州府的纪家,也是大盐商,有了名的富,银赚的海了去。那纪家老爷有一对龙凤双生,生得俊俏极了,人人称羡。因那巡盐御史瞧上,纪老爷生就把这一儿一女送了那巡盐御史,这也是嫡亲的骨呢。”

“谁说不是,跟你姑妈生了五男二女,咱们县里知的,谁不说他们夫妻和睦。谁晓得怎么后来就跟着了一样,简直要发疯。”何老娘问闺女“那盐引,真的能挣很多钱么?”

“怎么没有?”

“母亲说的是,那纪老爷把儿女都献上去,原本盐引是十拿九稳了,结果给那儿一刀了个对穿。连盐课御史都死在他手里,这事儿可是哄动了朝廷,州府里略消息灵通的都知。后来人们就不敢这般放肆了。”

何氏叹“表妹哪里是这个气。好在宁家是大人家,总不会亏待表妹。她如今这般在宁太太边服侍就很好,娘家非但帮不上她,还得指望着她。她唯有自己立起来,若得哪一日宁家准她过继个孩儿,也是一辈的依靠。”

“阿弥佗佛,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丧了良心,老天爷也不会饶的。”

“母亲放心吧,兴许芳表妹的福气在后呢。”

“我也日夜盼着呢。”何老娘“人人盼着嫁到大人家去,可嫁到大人家也有大人家的难,规矩忒大。”若小家小,哪怕小陈氏守了寡又怕什么,二嫁便可,也不必这般守活寡。可话又说回来,若当初说的小人家,断不会有今日之事。当然,陈家也发达不起来。

“我的天哪。”何老娘直念佛,不要说一万两银,就是一千两银,何老娘也没见过哪。她倒是有田地的,不过那田地是孙的本,万不能卖的。

姑丈这鬼迷心窍的,耽搁了芳丫一辈。”

“你姑妈也说,不经事不知人心。”何老娘愤愤“就是你姑丈那混账行,不知什么时候天打雷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