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今藩王府除了谢莫如要拜见,谢芝也在藩王府任职呢。谢家与戚家,可是正经姻亲。戚家人既然到了闽王府,没有不拜见谢芝的理。
谢芝还同妻说呢“以前也不见戚家给
夫送东西,这回怎么突然送了端午礼来。”
吴氏劝他“大爷先别急,戚家人正好来了,大爷先想法打听打听,到底是个什么缘故,再写信不迟。”
而且,戚家都想好了,让媳妇跟着吴氏一走,安全上也有保证。谁晓得,这要走了,谢莫忧就病了。戚家也没说啥,等她病好,派家下人送她过来也是一样的,谁晓得还没走,晋宁侯死了,谢莫忧就去吊唁晋宁侯了,这算起来是谢莫忧血缘上的曾外祖父。这吊唁晋宁侯倒也没事,晋宁侯也是侯爵,他死了,戚家也会命人送奠仪。谢莫忧的错
在,她是同宁太太一
去的,话里话外这是她曾外祖父。
谢芝脸一沉,顿生不悦“这是怎么说的,二
在戚家又不是长媳,怕二
夫在军中无人照料,让二
带着外甥们过来,正好一家
团聚。”把嫡妻搁家里,倒派个什么姨
过来,谢芝又觉着不对,
“二
同二
夫成亲这几年,没听说二
夫有姨
啊?”通房丫
不算,这
没名分,连妾室也算不上。姨
,必是正经二房,妾室,才能叫姨
。而且,二
夫在闽地这一年多了,同二
分隔两人地,俩人也不能闹什么矛盾。谢芝心下思量,觉着,怕是二
在婆家
了什么事。
戚家立刻就重金聘了位良家的姨
给儿
送来了。
谢莫如唤来紫藤问“戚家这次来的都是什么人?”
谢莫如对此事只作不知,她也不想发表什么意见。
谢芝再怎么生气,还是给家里写了封信,婚姻不比别的,成亲就是一辈,二
还年轻,总是盼着她能过好
“看我,都糊涂了。”谢芝召来贴小厮去打听这位姨
的来路。
吴氏言又止“我来前,倒是听说一事,只是不知真假。”
谢芝一向和气,问了几句路上的事情,又同事说了几句二
夫的事,就让
事下去休息了。
谢芝听了,险没背过气去,吴氏忙递凉茶给他,帮他抚“大爷消消气!”
谢芝“还是给家里写封信吧。二
过来多好,大
也在这里,正好团聚。
这么个妾室来,算是怎么一回事。”
“快说。”
紫藤一向得力,这会儿也得了信儿,低声禀“除了这位大
事,还有就是一位姨
,说是送来服侍戚将军的。”
谢芝疼。
谢莫如听了将礼单往手边儿的梨几上一
,没有再说什么。
小厮能被派来在谢芝
边贴
服侍,实在是忠心又机伶,也很得用,很快就打听明白了。谢芝听的都无语,戚国公府的确是不放心儿
,儿
来不是享福的,那是谋前程来的。戚三郎又是在军前,且有机会,官职升得快,戚家惦记儿
,就寻思着让谢莫忧过来,小夫妻团聚,这样儿
边也有个服侍的人。
戚家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完全不姨
的事。
吴氏这才与谢芝说“我听说,戚家事带了一位姨
过来。”说完,就看着丈夫不说话了。其实,她也不乐意说这事,可既知
了,也不能装不知
。
吴氏也无语了,丈夫是庶,她早有心理准备,论血亲,却是二姑
更近些,可这位二姑
实在是…你去认生母的娘家,私下认也就是了,这样大
广众,将嫡母置于何地呢?何况,你嫡母可不是能无视的人哪。就算无视嫡母,你也想想你嫡
呢…有这样的二姑
,吴氏都跟着
疼。
“就是戚国公夫人好几回同我母亲打听我过来与大爷团聚的事儿,当时看戚国公夫人的样,似是不放心二
夫一人在这里似的。我母亲还说呢,要是二
过来,正好一
。后来就没听戚国公府提过了。”吴氏一五一十
。
谢芝挥手打发了小厮下去,气的脸都白了,怒“二
好生糊涂!就是去,不同婆家女眷一
,就是同娘家女眷一
,怎么就——”
这原是一句随意的话,吴氏的面却有些为难,谢芝见吴氏如此神
,问“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
恭恭敬敬的退下了。
那时还没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