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3章祭奠(2/2)

谢莫如应了,转天与江行云说了此事,江行云客气“如何敢当。”

朱雁心下暗,借此立碑之心,起码五皇先收了永定侯一系的心,虽然余下的将士有限,只有两千余人。五皇此举,当真是明至极。

五皇“你把这名单给我,建藩王府的事且不急,先把这纪念战亡将士的碑亭建了。你且放心,本王决不会这让些将士白白葬送,咱们还有讨还的机会。”

“你说的是。”五皇重摊开素笺,又开始给苏妃写信,五皇写了几句“你也给母妃写一封呢,到时一并捎去。”

唐总督“得殿下分封闽地,是闽地的福分,更是咱们的福分。”

打好了铁,五皇又是一场祭奠。

五皇“宋家父两代都对朝廷有功,让灵台郎择个吉日,你预备些奠仪,让江姑娘给祖上场法事吧。咱们也去祭一祭宋家两位将军。”

唐总督叹“王爷仁心仁意,真乃将士之福。”

谢莫如“莫总说这些无趣的政事,写一些孩们的事,给母妃捎去,母妃方喜呢。”

江行云便不再推托,于是,五皇来闽地第一件事就是祭了宋老将军、宋大将军父。五皇,闽安州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跟着去了。政客事,目的自然并不单一。五皇给宋家这个面,不只是江行云与他媳妇相近,也不只是宋家父两代人都于国有功的缘故,还有此时闽地战败的原因在里。再有一个五皇不想说的原由,五皇始终觉着,当初他大哥纳江行云为侧室的事儿,得委实不大地。要人家江行云愿意,这没的说,你情我愿的,江行云的得上四品侧妃之位。可人家不愿意,他大哥还非要这般,闹得人家江行云门,一把年纪也成不了亲。五皇想想,就觉着他大哥作孽,哪怕去街上抢民女,也不好这样对待功臣之后的。

五皇摆摆手,示意无妨,问广威将军宋将军“你麾下可有将士战亡?”

祭完了宋家父两代将军,五皇对永定侯“前番虽战败,那些将士也是为家国抛却命,不能令他们魂归家乡,也要立碑以记。”

永定侯眶微红,沉声“王爷恩典,老臣这里有战亡将士的名单。”

谢莫如“就行云一个了。她家祖宅,还有些老家人看守,听她说,倒还住得人。我想着,总要修一修才好住人的。”

而且,五皇事有个好,效率,就像当初他奉命给他皇爹修缮别,既快又好,一儿不磨唧,很快就给他皇爹修好,他皇爹很快住。所以在穆元帝心里,这个五儿是个能事的。此次建碑亭亦是如此,宁可把建藩王府的事撂下,先建碑亭,不过十来天,碑亭就建好了。

昭武将军不在闽安城,五皇对李九江“给刘昭武发谕,让他将战亡将士的名单递上来,一并立碑以记。”

“你些人先给她把祖宅修一修吧。”想到宋家无后,只余这一个孤女,虽然江行云不是个需要可怜的,只看她父祖之功,也要多照看些才好呢。五皇片刻,又问“这一遭回祖籍,宋家也没别人了,该给宋老将军父场法事才好。”

五皇本想巡视全境,思量之后又觉尚不是时机,还有海民回迁之事,五皇命柳扶风过去调查,他与永定侯亲自安排起给阵亡将军造碑纪念的事来,五皇于此事分外郑重,连带择址用料都一一过问,纪念碑的石料就是自建藩王府的汉白玉里选的上等石材,还尤其让灵台郎卜算了破土动工的吉日,五皇写了悼文,至于立此碑的人,五皇十分大方的将唐总督苏巡抚等人都算上了。

谢莫如“如何就当不得?”

“我早写好了。”

五皇搁了笔,笑“偶尔就记下几笔,积到现在也就多了。父皇虽享江山万里,所知皆是朝臣所奏,此次是我亲闻亲见,也好写给父皇知晓。”

宋将军“臣麾下将士主要驻守闽安城,未有伤亡。昭武将军麾下战亡千余人。”

所以,五皇在心里对宋家是有一分愧意的。

一向寡言的苏巡抚都说“殿下有仁心。”

总之,原因促成了宋家这场法事。

度,打趣“殿下这家信写的,可以成书了。”

永定侯“如何敢耽搁王府建造?”

五皇一笑,继续写信。待五皇的信写好,装信袋,谢莫如才与五皇说起正事“行云的祖籍亦在闽地,说来这些年,她还是一遭回祖籍。”

谢莫如“是啊。”

五皇“当年宋老将军追随先帝转战天下,后来驻守西宁关,过逝后随葬先帝陵。我听说,宋大将军是在西宁关长大,想来也未回过祖籍。宋家可还有什么人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