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皇祖母,宁可别与五弟妹说话呢。”他皇祖母是没脑子偏爱说话,谢莫如是脑子够用但从不隐忍。真是够了,四皇子一想到这俩人就头疼,大好宴会最后硬说到祭礼上,真是…
三皇子妃则道“哎,听谢表妹说着,心里也觉着怪凄凉的。”
三皇子道“谢表妹要是祭辅圣公主,没有不顺道祭魏国夫人的道理,提前预备下两份祭礼。”
三皇子妃应了。
二皇子听他媳妇说了这事也是无奈了,道“你们该把话岔开,多少事不能说,怎么就说到祭礼上去?”
二皇子妃吴氏不能不为自己辩白两句,道“我自问不是个笨人,嫂子弟妹们也不是笨人,可殿下是不晓得,哪里容人去把话岔开呢?”
二皇子叹,知自己媳妇说的是实情“我知道,皇祖母的性子不是一天两天,老五媳妇更是半点儿亏不吃的。”说起来就叫人愁的慌。
几位皇子府,哪怕东宫,说起慈恩宫来也要愁一愁的,唯有一家,既不愁也不气,说起来只有高兴的,就是皇长子了。皇长子听说此事后大笑三声,道“皇祖母圣明啊,老五媳妇这回可吃瘪了吧。看来还是有人能制住这婆娘的,老五也是,有空去捧老二的臭脚,倒不如好生琢磨着多生几个儿子才是正经,这都成亲几年了…”
皇长子还要再说,冷不丁瞧见崔氏的脸都黑了,皇长子这才想起来媳妇也是没生出儿子来的,皇长子忙道“咱家已是儿女双全,我是说老五家,连个丫头都没有。”
于是,崔氏的脸更黑了,她只生了两个丫头!崔氏当天恼的没让皇长子进屋,皇长子乐呵乐呵的自己去书房过了一宿。崔氏气得头疼。
倒是胡太后,人非但昏馈,胆子也小,文康长公主还想第二天进宫跟她娘说说道理呢,结果,她娘先病了。文康长公主只得留在宫里侍疾,她娘还说呢“昨儿晚不知怎地,殿里门关的严实呢,忽就一阵阴风。”想叫法师进宫作法驱邪。
文康长公主安慰她娘一回,又想着,眼瞅着东宫册立大典就到了,不好大张旗鼓的叫法师来驱邪的,与穆元帝商量后,宣天祈寺方丈进宫来同太后说一说佛法倒是可以的。待天祈寺方丈把胡太后哄住了,文康长公主方有时间把那天晚宴的事与她哥说一说,文康长公主揉着胸口道“这事我不说,怕是没人会同皇兄说的。饶是说老五媳妇牙尖嘴利,母后也有些不分里外了。真是气死我了。就是给老五媳妇难看,她老人家也不分个场合。”饶是文康长公主再怎么偏着自己个儿亲娘,也得说她娘简直没有半点儿政治素养了。看一看谢莫如说的话,再对比她娘说的话,就知道什么是天差地别了。
“朕知道了。”穆元帝道“你好生陪伴母后几天,勿必让母后在东宫大典前好起来,还有太子妃册封礼呢。”宫里没皇后,也得太后做个摆设方好。
胡太后病的本就不重,且多是心病,文康长公主应了。
穆元帝又召来五皇子,道“靖江王多年未回帝都,他是世祖皇后亲子,原想此次他来了好叫他去祭一祭世祖皇后的,可惜临来又病了。好在世子到了,东宫大典后准备一下靖江世子祭世祖皇后陵的东西。”觉着谢莫如这主意不错。
五皇子道“儿子正想跟父皇说呢,父皇也知道了吧,皇祖母允了儿子媳妇祭辅圣公主,儿子想着,辅圣公主已无后人在世,儿子媳妇虽是做外孙女的,祭一祭辅圣公主也是情理之中。还有儿子岳母,也是归葬辅圣公主身畔,儿子想着,也一道祭一祭岳母。以前都是在庙里做法事,还没亲祭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