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3贾存周走运赴外任(2/2)

潘金莲和贾惜见贾探只顾这些,便相视而笑。

没了贾政的威慑,在贾母和王夫人的溺惯下,贾宝玉真如那的鱼儿、飞上天空的老鹰一般自由自在,浑然撇下功课,终日在大观园里任意纵的逛,真把光虚度,岁月空添。

几人正说着话,就见贾母那里的丫鬟叫珊瑚的来了,带来了贾母给贾探的东西,一时,王夫人那里也打发人来送了几样东西。

到了八月二十日,贾政拜过宗祠,又给贾母请过安,照例训斥过贾宝玉和贾环,便带了家下人等和行李赴外任去了。

潘金莲笑:“这碟荔枝倒是不稀奇,难得是用了这个缠丝白玛瑙碟,这红的荔枝衬着这白的碟,倒真真是绝。”

贾探看了一看,也说:“真是好看,你将碟也留在这里,回我让人送回去。”

潘金莲和贾惜对此并不懂,一群丫鬟更是不明白,饶是如此,也没能扰了贾探的兴奋劲。她看了半晌,便从床上坐了起来,打量着自己的房间,开始考虑将这副对联放到何才好。

贾探闻言双发亮,立即说:“你拿来我看看。”

贾探拍手:“说的好,就是那里了。你们快将那幅画取来,我叫我看看效果如何。”

潘金莲听得笑:“四妹妹不过随说了一句,倒惹来你们这么一长篇话来,我素日只知三妹妹聪明伶俐、便给,倒是不知你们两个齿也如此伶俐,果然是将手下无弱兵。”

待书、翠墨两人听了,忙分辩:“实在不是婢们不上心,只因姑娘昨日看月甚好,便执意要乘兴赏月。婢们想着如今已经了秋了,虽然白日里照着,倒是还不觉得凉,到了夜间,气散去,那寒气可不就上来了,便拿了披风,想让姑娘披上,也好挡一挡寒气。谁知姑娘只是说不冷,便不肯用,昨夜还没事情,今天一早便重脚轻的了,请了太医来,才知是遭了风寒了。二姑娘和四姑娘都在,正好劝劝我们姑娘,以后别这样了。”

贾探看了一看,笑:“果然是好的,你们看这笔力…”

贾探:“那就恕我放肆了。”

晴雯便笑着应了,又将小丫鬟手里的东西接过来,说:“宝玉说知三姑娘最书法,搜集了各名人法帖,特地寻了颜真卿的真迹来给姑娘。”

贾探如此兴,她的丫鬟们自然是只有迎合的,便取了画,拿了梯照贾探的吩咐去行事了。

潘金莲仔细看了贾探,笑:“神尚好,看来是不妨事的,太医开的药都喝过了?”

贾探叫两人:“二、四妹妹,你们也过来看看,帮我参谋参谋,如何悬挂更好?”

如此忽忽数月,贾探却因着凉卧病在床,潘金莲便约了贾惜一起去探望她。

待书是她的心腹丫鬟,对她的品味倒是了解的,便为她谋划策:“记得姑娘有一副米襄的《烟雨图》,婢倒是觉得那画倒是和这对联意境相合,一起挂在西墙上可好?”

贾探便笑答:“我已经好多了。回去替我多谢二哥哥记挂。”

晴雯便打开提盒,将东西拿了来,只见是一碟荔枝并其他几样时鲜果,晴雯说:“宝玉让婢送来几样果,还说若是姑娘吃着好,就打发人去,我们那里还有呢。”

贾探:“我边的人,自然不是拙的。她们说得倒是实情,我平日健,从来是不大生病的,昨天夜里又并不冷,我就没放在心上。谁知就遭了风寒,今天就觉得不舒服了。其实也不过是小病罢了,便是不看太医,只清清静静地将养几天也就好了。偏生她们怕得什么似的,急忙回了老太太和太太,太太让二嫂使人请了王太医来。王太医也说不妨事,倒是惹得你们都来了。”

晴雯便将盒打开,取了卷轴递给待书,待书便和翠墨两人将卷轴打开,让贾探仔细看。

贾府的主才们自然更是喜,去的时候腰杆得愈发值了,恨不得告诉街上的每一个人自己是荣国府的下人。

贾惜听了,便说:“好好的怎么会遭了风寒?定是服侍的人不当心。”

家送来的节礼就更厚了几分,素日无来往的人家也想法设法来投靠。

潘金莲和贾惜忙也跟了过去,几个人这样说那样说,倒是累得几个丫鬟不住来回调整,直到三人都觉得满意方罢。

贾探:“吃过药了。不过是偶然风寒罢了,有什么要的,还要你们地来看我。”

潘金莲和贾惜便也凑过去看,只见是一副对联,写的是“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几个大字,字是真好,只是到底好在哪里,潘金莲却是不懂了。

作者有话要说:

贾探见两人结伴而来,忙着要起来,潘金莲连忙拦住她:“你躺着,仔细了风。”

又过了没多会儿,就见晴雯带着一个小丫鬟来了,她手里提着一个提盒,那小丫鬟手里拿着一个长盒。两人给潘金莲等人行了礼,嘴里说着:“宝玉打发婢来看看三姑娘,让问姑娘可好些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