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383看破(2/2)

六皇现在自然也不想接这样的烂摊,哪想七皇已经事先服了鹤红,发这最后一圣旨之后,没多久就与驾崩了。

其实归结底仍旧是定忠的问题。

原本他也觉得定忠父忠心的,可没有想到他们会背叛了大周,仔细算起来,定忠也有鞑的血统,只不过他之前是昌盛帝的家将,所以更加信任罢了,可后来卫周不仅偷偷的占了别人未过门的妻,而且随着父亲背叛了大周,可为新帝的七皇,登上大位的时间尚短,内有崔家、章相一的老贼暗地里使绊,外有吐蕃虎视眈眈,本不敢轻易的动定忠。

时的得力将,向来忠心不二,怎么可能会成为反叛?

柳皇后为了让七皇发现程静姝的丑事,颇费了一番脑,除了七皇和他边的内侍,并没有人知

七皇虽然老实,但也从程静姝的言语中间猜测来,吐蕃敢选在这个时间和大周翻脸,必定是有内应,这个内应必定就是程静姝!

没想到定忠这次没反,他的手下却了问题。

他如今已经对这个女人恶厌之极,不肯让她死得太痛快,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抓住为程静姝送信的细作。

是当地的御史上的,直言定忠为排除异己,用上司的份,以和吐蕃好为由,将常怀恩的三个女儿全送到了吐蕃,然后又找人指证诬陷对方和吐蕃勾结,可常怀恩为人非常仗义,也有真实本领,在军中声望甚好,定忠一不小心走了风声,被人告诉了常怀恩。

定忠自是不肯定承认诬陷的事,不仅如此,他还放风声,说什么皇上现在不封赏柳皇后的母族,就是想废后,要改立他的女儿为后。这本来是没有影的事,但常怀恩朝中无人,他的儿听人说得有鼻,觉得自己家无论如何也斗不赢家和妃,只能选择了走另一条极端,趁着月黑风之夜,悄悄地潜家,直接杀死了定忠父,然后迅速地背叛了朝廷,和吐蕃结了盟。

他当时直觉不妥,若论功劳请赏,常怀恩的功劳并不比定忠低,可他却是投靠过来的游牧落首领,昌盛帝为了防范他,便将他安置在定忠的下面。

七皇听完,一个人关在房内,不吃不喝地过了整整一天一夜,并且吩咐任何人不准打扰他。

当然,这中间其实也有吐蕃细作在其中运作,不然吐蕃也不可能这么明目张胆直玉门关。

这折简直让七皇目瞪呆。

虽然那个时候他并不关心政事,但是王府的长史却他,说常怀恩不是汉人,怕不好掌控,所以才用的定忠。

其实这些消息,也就是程静姝之前所说的那些,不过是更详细罢了。

等他再来,刚好是大朝会的时间,他便当着百官的面,执意要将皇位禅让给六皇

想当年,常怀恩正好就跟着他去的蜀地,刚好又有定忠里应外合,他们很轻易地收复了蜀地。

七皇以程静姝为诱饵,很快抓住了为她卖命的人,重刑之下,上招供了不少消息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