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94再回尼雅(2/2)

向导拉过大板车,前后退试了试,说:“还行,打气就成,只是没有牲拉,只能我们自己力了。”

向导对我们说:“罕古丽家有架大板车,你们可以借用一下。乡间地,别的车都不好使,只有大板车最用。”

一路上,我憋不住问向导:“我在尼雅乡时,听说有个赶大板车的克大叔家就在大麻扎村,他是不是罕古丽大妈的丈夫?”

给车胎打完气,我们就发了,我和向导在前面拉,托尼老师和特在两边扶着摄影设备。

拍摄间隙,我站在沙漠中,望着远,下意识地说:“这里,离绝国应该不远了吧?”

维族大妈听了我的话,笑着说:“小伙说得也没错,很久以前这里的茶确实是甜味的,不过是一百年前的事情了。”

我们对向导表示谢,这时,罕古丽大妈已经把大板车来了,正在用抹布拭。

我话刚自知又失言了,还是把梦境当真实经历。

我们利用一天时候,反复拍摄,留下很多珍贵的素材。

这真是巧上加巧了,没想到我居然住了梦中帮助过我的克大叔的家中,这缘分可怎么解释呢?

罕古丽大妈看我愣愣的样,对我说:“这是我男人以前用的大板车,现在没人用了,就闲置起来,你们试试还能使吗?”

好不容易到达了目的地,我从来没有拉过大板车,放下绳索,肩膀勒得生痛,都已经破了。想到等下还得原路拉回去,不由心里叫苦连天。

第二天村里向导过来,说要带我们去拍摄地。我们这次要补拍的素材是关于土的酒陶罐,向导说,实已经被县里拿走,听说现在已经在和田博馆收藏,今天带我们去的是当时发掘来的地方。

我以前喝过这里的茶,香甜得很。”

我心里想,不怎么样,我都要找个机会,问问罕古丽大妈,有没有一个阿依努尔的姑娘。

向导说:“说远其实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三十公里,如果是在速公路上,车行十五分钟就到了。但这里是沙漠,越往腹地越不好走,我每年带几次科考队,也不是每次都能成功到达的。”

我们走上前去帮忙,当我看到这辆大板车时,有些恍惚。我记得梦里坐上克大叔的大板车时,看到半边的扶栏是用生铁打过补丁的,而这辆车也修补过,连补丁的位置都一样。

谈中得知,维族大妈名字叫罕古丽,我们就叫她罕古丽大妈,孩们都门打工去了,她一个人独居在此。

得知拍摄地离这里大约有六公里路,托尼老师说,六公里小路,我们人走走没问题,裹是机怎么办?

向导看了看这堆材,对罕古丽大妈用维语说了几句什么话,罕古丽大妈,向屋后的棚走去。

我们到的地方也是一个废弃了几百年的古村落,到是泥墙断,也有木残瓦。发掘酒陶罐的是一个墓葬,据说因为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特殊,陶罐又密封得好,发掘来时,罐底还留有,经过检测分析,是中国最古老的酒,比国外最早的酒年代还有久远,这一发现充分说明了酒最早现是在中国。

托尼老师看了我一,可能心里在想,你卫小魏什么时候喝过这里的茶?

向导说:“没错,克大叔就是罕古丽大妈的丈夫,这板车就是克大叔生前所用的。克大叔在民丰县城赶车赶了几十年,博了个好名声在外,没想到连你都听到过他的名字。”

托尼老师和特都笑了起来,他们看着我的神,分明就是笑话我破了。我反正也说不清,只能讪讪地一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