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子又值钱了。话说到这份上,围观的人立刻就散了,小贩收下北海票子,嘟嘟哝哝说了一句什么,就扬起浩亮的嗓门喊:“包子!包子!刚出炉的大肉包子!”吃过饭的百姓们围绕着大棚满怀希望地等待着,但惮于荷枪实弹、脑门上露着一块青头皮的铁板会员们的威风,无人敢近前。大棚在夜里的火焰中烧得残缺不全,郎中和他的老瘦骡子烧成焦炭颜色,已被拖到离席棚五十步远的湾子边,那些吃惯了腐尸的乌鸦们又嗅臭而来,先是盘旋,后是破砖烂瓦般齐齐落下,骡尸和人尸上覆盖着一大片钢蓝色的、活泼地奓动着的羽毛。众百姓们想起昨天傍晚还是生龙活虎的骑骡郎中,几乎是一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乌鸦们的美餐,心里都是千头万绪,嘴里讷讷无声。
奶奶的棺材周围聚集着的席棚残骸,正被几个持帚操锹的铁板会会员清除着,几个完整的酒盅子从灰烬中滚出来,被一个铁板会员用铁锹背拍得粉碎。奶奶的棺材在清晨明朗的光线下,显得狰狞可怖。原先覆盖着它的那层庄严神秘的紫红色已被火焰剥蚀,三指厚的细纱布青油被烧爆,裂开一条条纵横交叉的纹路。现在奶奶的寿器是乌黑展亮的,像涂了一层凹凸不平的臭油。奶奶的棺材罕见的巨大,十六岁的父亲站在翘起的棺材大头前,虽然棺材只齐着喉结,但父亲觉得它高大无比,压迫得他呼吸不畅。父亲想起去抢夺这棺材的情景…那个差不多有一百岁的、脑后梳着一条花白小辫子的老头子手把着材头放声大哭。这是我的屋…谁也不能占…我是大清朝的秀才,连县太爷见了我都称年兄…你们先把我打死吧…你们这些强盗…老头子哭够了就骂。那天爷爷没有出面,是爷爷最亲信的马队队长带人去抬材,父亲跟着去的。父亲听说,这口棺材是用四块柏木板打成,板厚四市吋半。这棺材民国元年就打好了,每年缠一层细纱布涂一层清油,已经连涂了三十年…老头儿躺在棺材前像毛驴一样打滚儿,哭笑难分,明明是疯了。马队队长把四四方方一包袱铁板会印刷的骑虎票子扔在老头子怀里。马队队长竖着细长的眉毛说,老混蛋,我们给你钱买你的。老头子用双手撕扯着包袱,用几颗孤独的长牙啮咬着骑虎票子,骂着,土匪啊活土匪,连皇帝爷也不抢人寿器,你们这些强盗…马队队长说,老混蛋!你听着,抗日救国,人人有责,你这副老毛驴胎子,找几捆高粱秸串成箔子,卷巴卷巴埋了就不错了,你哪里配用这样的棺材!这棺材要给抗日英雄!老头儿问,谁是抗日英雄?马队队长说,是当年的余司令现在的余会长的原配夫人,啊呀呀,天地不容天地不容!让一个女人睡我的屋…我不活了…老头儿弓着腰往棺材上撞去。他的脑袋笔直地撞在棺材头上,发出空洞的巨响。父亲看到老头儿细长的脖子缩进了腔子里,那颗撞扁了的脑袋夹在两座尖削地耸起的肩胛骨里…父亲想起老头儿圆大的鼻孔里那两撮花白的鼻毛和那副生着稀疏花白胡须的元宝一样翘起的下巴,心里突然有一道耀眼闪电照亮了一个黑暗的疑团…父亲非常想把这一瞬间的觉悟跟爷爷诉说,但一看到爷爷阴云密布的面孔,就把这念头压进了心底。
爷爷用一根黑布带子把受伤的右臂吊起来挂在脖颈上,瘦削的脸上堆满疲惫不堪的皱纹。眉毛细长的马队队长从马群那儿走过来,问了爷爷一句话。父亲站在夜里歇宿的小窝棚门口,听到爷爷说:“五乱子,不用我多说了,你去吧!”
父亲看到爷爷对着马队队长五乱子意味深长地瞥了一眼,五乱子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转身向马群走去。
从另一个小窝棚里走出了黑眼,他叉开腿站在五乱子面前,挡住他的去路,忿忿地说:“干什么去?”
五乱子冷冷地说:“骑马踩道放哨。”
黑眼说:“我没让你去!”
“你是没让我去!”五乱子说。
爷爷走上前来,苦笑一声,说:“老黑,你成心要跟我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