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里来缅甸已经有十五年了,而在这个国家,你要学会避免跟公众意见对着。然而他的麻烦比这还要久远,从娘胎里就开始了,老天让他的脸上长了蓝
的胎记。他还记得在早年由于这胎记而引起的一些后果。他九岁时第一次到学校上学,起初是被人
盯,几天后其他男孩
就开始大喊大叫,他的外号“青脸儿”一直持续到学校里的小诗人(弗洛里记得此人现在是个评论家,为《国民报》撰写颇为不错的文章)宣读了一首对仗诗:
于是外号又变成了“猴”后来的几年一直如此。一到星期天晚上,大一
儿的孩
就会搞所谓的“西班牙审判所”最常用的酷刑叫
“特别多哥”就是有人
抓住他,其中的疼痛只有一些先觉者才能知
,另有人用拴在绳儿上的七叶树果
打他。但弗洛里很快就甩掉了“猴
”的帽
。他既会撒谎,球又踢得好,要想在学校里吃得开,这两样儿可是绝对少不了的。最后那个学期,他跟另外一个男孩儿押着学校里的小诗人接受“特别多哥”的刑讯,而足球队长则用一只带钉儿的跑鞋扇了那孩
六下,作为对他写十四行诗的惩罚。那可是个
格形成的时期。
他那一张脸,活像个猴。
新来的小弗洛里确实像怪
,
他刚来缅甸时还不到二十岁。他的父母都是好人,也很疼他,给他在一家木材公司谋到一个位置。他们给他找工作费了不少力,先预
了一笔他们无法承受的费用,而他的回报就是隔上好几个月才潦草地给他们回封信。刚来缅甸的六个月,他住在仰光,照理说他应该在那里学习业务办公知识,而他却跟其他四个年轻人住在一个宿舍里,成天过着放狼形骸的生活。看看有多么堕落啊!他们狂饮威士忌,私底下却痛恨这
酒;他们站在钢琴旁边,吼着污秽和无聊的歌曲;他们在长着鳄鱼般面容的犹太老
女
上成百卢比地挥霍金钱。这也是个
格形成的时期。
他已适应了缅甸的土,他的
也跟
带季节的奇特节奏合上了拍。每年从二月到五月,太
就像个暴怒的神灵,在天上发
炫目的光芒,而后,季风突然间向西刮去,刚开始是狂风
袭,而后便大雨倾盆、下个不停,一切都
透了,直到连你的衣服、床铺,甚至
都没有
的。天依然很
,蒸汽弥漫、闷
难当。沉郁的丛林小路成了沼泽,而稻田则成了大片的微澜死
,
离开那所学校后,他又去了一家收费便宜的三公学。这可是个劣等的冒牌之地,却也模仿人家大的公学里那些
贵的圣公会传统,教什么板球和拉丁诗文,该校校歌名叫《人生的争斗》,上帝在这首歌里成了伟大的公断人。然而这里却缺乏知名公学的一些主要优
,比如人家的文化学术氛围。孩
们在这儿几乎什么也学不到,他们挨的鞭
不够多,因此吞不下那一堆堆枯燥的课程,而那些倒霉不幸、收
可怜的老师,也绝非那
让学生不知不觉间就可以
取到知识的人。弗洛里离校时,依然是个野蛮
俗的年轻人。可即使在那个时候,他的
上也有某
可能,对此他心里很明白,是某
导致麻烦的可能,而且可能
还很大。当然,他已将之压制。对于一个绰号叫“猴
”的男孩
而言,不接受
教训是不可能立业的。
埃利斯和韦斯特菲尔德吵上一架。啊,他可实在是厌烦吵架呀!那些嫌言怨语、奚落辱骂!一想到这儿,他就有些畏缩;他觉得脸上的胎记清晰可,不知
咙里有什么东西,让自己嗓音变低、心里发虚。可不能拒绝啊!侮辱自己的朋友毕竟来得容易些,尽
朋友肯定会听说此事。
从仰光,他来到了曼德勒以北的一个丛林营地提炼柚木。除了不舒服和孤独,丛林生活还算不赖,而在缅甸,肮脏单调的才称得上是最可怕的呢。他那时候还很年轻,尚
于崇拜英雄的年纪,在公司里也
了几个朋友。还有打猎啦,钓鱼啦,或许每年还能匆匆地去一趟仰光——借
是去看牙医。啊,那一次次仰光之行有多开心呀!冲
斯
特与姆克登书店去找从英国来的最新小说,到安德森去吃八千英里外冷运过来的
排和黄油,还有兴
采烈地喝酒较量!此时的他年纪太轻,还认识不到,老是过这样的生活,等待着他的将是什么。他
本看不到未来的岁月将是何等的孤独、乏味、腐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