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跃民忽然想起了什么∶”咦,袁军,你还欠我一顿饭呢,好象是新侨饭店吧,你怎么连提也不提啦?装糊涂是不是?”
袁军一脸的无辜∶”是吗?我怎么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你是把梦里的事当了真吧?”
钟跃民抓住袁军的胳膊一拧问道∶”看来我得提醒你一下,再仔细想想,想起来没有…”
“哎哟,你丫轻点儿,想起来了,我终于想起来了,好象是有这么回事,明天…明天就去,行了吧?”
“这就对了,年轻轻的记性怎么这么差?看来提醒一下是很有必要的。”
1968年的北京,偌大的一个城市,只有两家对外营业的西餐厅,一家是北京展览馆餐厅,因为北京展览馆是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当时叫苏联展览馆,它的附属餐厅叫莫斯科餐厅,经营俄式西餐。中苏关系恶化以后才改成现在的名字,但人们叫惯了以前的名字,一时改不过口来,北京的玩主们干脆叫它”老莫”另一家西餐厅是位于崇文门的新侨饭店,经营的是法式西餐,不过这种法式西餐已经完全中国化了。
这两家西餐厅是当时京城的玩主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其中的新侨饭店用餐环境还算是比较考究的,墙壁上挂着装饰性的油画,内容也不显得很激进,餐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每张餐桌上都摆放着精致的桌牌和一种玻璃制成的调料容器,椅子都是带弹簧的软椅,椅垫和椅背都套着米黄色的布套。还有一点很重要,这里的女服务员都很年轻,而且没有太丑的。
袁军自从卖古瓷瓶得了笔钱后,一直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说话都比以前气粗了,感觉上已是一览众山小了。他的这种感觉得到钟跃民、郑桐等人的怂恿,大伙儿巴不得袁军保持这种富人的感觉,直到这笔钱花完为止。于是大伙儿见了袁军就拚命吹捧,都说袁军是个仗义疏财的汉子,什么叫玩主?首先是仗义,一掷千金,拿钱不当钱。郑桐说他平生最烦的就是抠抠缩缩,有点儿钱就在贴身裤衩上缝个兜儿,把钱藏进裤裆里,那叫爷们儿么?袁军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哥几个为什么突然对他这么客气,但是不管真的假的,互相吹捧总比互相诽谤要好,何况这笔钱明摆着得花光了算,不然他们能饶了你?总之,无论他们是吹捧你还是诽谤你,结果都一样,不如主动点儿,落个仗义疏财的好名声。
钟跃民、袁军、郑桐、二毛子等人围坐在新侨饭店的餐桌前闹闹嚷嚷地点菜,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女服务员站在一边准备记菜名。
郑桐问:“同志,有卤煮火烧么?”
大伙儿都坏笑起来。
女服务员一愣:“对不起,这是西餐厅,不卖卤煮火烧。”
袁军学着山东腔说:“同志,您这里有带料加工服务吗?俺这儿还带着烙饼哩,能给俺烩烩么?”
女服务员恼怒地盯着他们,不说话。
袁军嘻皮笑脸地说:“同志,俺不让你们白服务,俺给加工费,俺那地界的大车店都有带料加工,这同志,看不起俺乡下人。”
钟跃民息事宁人地说:“同志,您别理他们,这都是我家亲戚,从乡下骑着毛驴来的,没见过世面,您多包涵,我也烦他们,可谁家没几个穷亲戚呢?不怕您笑话…”他用手指着袁军∶”这是我表弟,好几年没来了,您猜给我家带了什么礼物?您猜不出来?我告诉你吧,他拎了一个整猪头…”
郑桐等人大笑起来。
袁军笑道:“跃民,你丫就挤兑我吧,这顿饭哥们儿还不吃啦。”他站起装做要走。”
郑桐等人一拥而上把他按坐下:“别价,你走了谁结帐呀,这不明摆着威胁哥几个吗?”
钟跃民一本正经地开始点菜:“不说了,不说了,点菜,第一道菜,嗯?奶油少司圆肉饼?这样吧,这肉饼每人照着半斤上。”
郑桐等人又大笑起来。
女服务员大概是经常遭到玩主们的骚扰,她一副见怪不怪的神态:“这是一道菜,不是肉饼。”
钟跃民故做惊讶:“不可能,这明明写着是肉饼么,还是圆的。”
女服务员轻蔑地瞪了他一眼扭头走了。
钟跃民一伙更得意了,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袁军迅速地把一套餐具装进挎包,然后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钟跃民摸摸软椅的布面称赞道:“这椅子不错,坐着挺舒服的,我那儿正缺把椅子呢。”
郑桐说:“顺几套餐具就得啦,你丫还惦记上椅子了?”
一个中年男服务员走过来:“几位小同志,我们如果有服务不周到的地方,请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