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节(2/6)

不,我不要。我母亲当时了会意的璀璨的一笑,她的那双丽而锐利的睛直视着我说,为什么不要?如今叛平息,社稷复归正途,是把朝政归还给皇帝的时候了。

我踩着七哥哲的肩膀登上了帝王之位,但那不是我想成就的大业。在我众多的皇裔兄弟中,不想皇帝的,或许我是唯一一个。有人说正因为如此,我母亲才把我扶上了许多人觊觎的大唐金銮之殿。我登基之时适逢李敬业在江南起兵叛,江湖之上烽火狼烟,民不聊生,我似乎是在一恍惚如梦的状态下加冕为皇的,有一些的不可抗拒的力把我从安静的东书院推来,推上一个大的可怕的政治舞台。在这里我心加剧,耳鸣,我可以从各角落闻到我祖先和先祖父皇残留的气息,我的哥哥们残留的气息,都是与谋、争斗和杀戮有关的血痕和泪。我害怕。我真的害怕。我告诉我自己,冠冕龙袍都是假的,一切都是假的,我没有力量也没有必要承负一国之君的重任,没有人要我承负一国之君的重任,但是我仍然害怕,无以诉说的恐惧恰恰无法排遣,就像青苔在的池边一年一年地变厚变黑。作为仁慈的宗皇帝和非凡的武后的幺,我更多地继承了父亲的血气和思想,唯愿在皇紫帐后求得安宁的一生。恐惧和平淡是我的天,我害怕,我真的害怕,因此当李敬业之平定后,母亲下诏把朝廷大权归还给我时,一些朝廷老臣欣鼓舞,我却在紫宸殿上声叫起来:

垂挂多年的紫帐珠帘被人们合力拉开,于是皇太后武照看见了紫宸殿外的满天晚霞,她看见一个辉煌的世界拥抱了六十年的梦想。

我觉得有什么东西堵住了我的咙,我费了很大劲才吐一些断断续续的字句。不

在她耳边敲响了一百钟鼓,钟鼓之声从早晨到黄昏悠然齐鸣不绝于耳,整个紫宸殿在她脚下微微震颤,皇太后武照的双颊犹如少女般地一片绯红,目光犹如仙般地明净而丽,她告诉上官婉儿她听见了神奇的天籁,她说,把紫帐珠帘都拉开吧,我要看清先圣们把我领向哪一个地方。

我说我不知,其实我知七哥的悲剧源不在于那个话柄,在于他对母后的诸拂逆,或者说是在于他的那错误的君临天下的觉,他以为他是皇帝,他忘了他的帝位也是纸状的薄,忘了他的背后有比皇帝更大的母后。我以惺惺惜惺惺的角度领悟了七哥的悲剧,但我无法向悲伤过度的七哥破这一,我害怕站在旁边的监卒,他们无疑接受了我母亲的一些使命。母后,母后,她不喜我,她恨我,我不知这是为什么?七哥的哭诉最后变成一无可奈何的喃喃自语,他抬起以泪注视着我,旭,我此去放之地,凶多吉少,有生之年不知是否还能回来,也不知以后还能不能见到你。你是仁慈宽厚之人,如能把帝位坐满二十年,该是我的福音了。我知他的话里的寓意,心里竟然一阵酸楚,七哥把他的未来寄望于我,这是他的不幸也是我的不幸,只有我清楚我帮不了他,我无法从母亲手里解救任何人,甚至包括我自己

母后我没有母后七哥当然懂得我的意思,我看见他脸上的一片亢奋之光渐渐复归黯然,接着他像被利击中突然跌坐在地上,他拖着开始低低地哭泣起来,我听见他一边哭一边申诉着他的委屈和怨愤。为什么这么狠心?我只是随说说而已,我说把皇位送给岳父有无心,只是说说而已,为什么要这样惩治我?七哥李哲痛苦地咬着他的衣袖,他说,旭,你帮我评评这个理,一句意气之语就该担当如此重罪吗?

连百姓都说,当今皇帝是个影皇帝,只知吃喝玩乐,对世事不闻不问。那是真的,是文明年和垂拱年间的廷现实。问题是我为什么要去那些令人疼的国事呢?我母亲喜,而且她已有治国之癖,那么就让她吧。我与七哥哲从小手足情,他被举家放逐均州之前,母亲容许我与他晤面别,当然那是隔着囚室窗栏的别。七哥了五个月的皇帝,从万岁爷一夜间沦为庐陵王,他的枯槁的面庞和茫然木讷的表情可见这残酷的打击。我看见他以嘴咬着袖角在囚室里来回踱步,就像一只受伤的迷途的野兽。七哥扑到窗栏前来抓住我的手,但被监卒挡开了,七哥以一绝望的求援的目光望着我,旭,帮帮我,他喊着我幼时的名字,声音沙哑而激奋,别让我去均州那鬼地方,求你开恩把我留在洛,要不去长安也行,千万别把我摔到均州去。我看着那只抓着窗栏的痉挛着的手,一时说不话来,只是下意识地摇着。别拒绝我,你能帮我,七哥几乎喊叫着我的名字,旭,旭,你了皇帝,你下一赦诏就能把我留在京城。念在多年手足情份上,下诏帮帮我吧。

我说,不,不什么时候,只有母亲执掌朝政才能乾坤无恙国人安居乐业。我看见武三思、苏良嗣、韦方质等一班臣吏在殿下颔首附和我的推辞,而母亲的苍劲的十指飞快地捻动着她的紫檀木球,她的迟疑只是短短几秒钟,最后她说,既然皇帝决意辞政,那么我就再熬一熬我这把老骨吧。

人们知那才是武后的真话。

睿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