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03节
显庆四年我母亲与她的心腹许敬宗联手翦除了她的敌对势力:长孙无忌、褚遂良、柳、韩瑗等人。那些显赫多年的达官贵人因为封后的问题与我母亲系上生死之结,他们也许未曾预料到zuo我母亲的仇人意味着灭ding之灾随时而来。许敬宗在我母亲的庇荫下步步高升,权倾一时,作为回报他替我母亲除掉了她的无数隐患,包括连父皇都素来敬重的开国元勋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被太子洗ma韦季方chu卖的,据说许敬宗单独审讯了韦季方,韦季方言称长孙无忌yu纠集朋党另辟新皇朝,重新拾起他丢失的权柄。与其说这是韦季方屈打成招的口供,不如说那是我母亲为长孙无忌构思了多年的罪名。许敬宗向父皇三次奏报长孙无忌的谋反案,父皇垂泪不止,他对于案情的怀疑在许敬宗的如簧巧she2和慷慨陈词之下犹如jian冰消rong,父皇哀叹亲臣的不忠,却懒于让长孙无忌当面对质,他对舅父的发落是仁慈的,剥夺封爵采邑,贬逐黔州,但长孙无忌第二年就于忧愤jiao加的心情中自缢而死了。长孙无忌的一生以过人才智和高风亮节睥睨众生,他曾鼎力相助先祖太宗缔造了大唐的黄金时代,没想到最终被我母亲的纤纤玉手织进了她的黑网之中,所以我相信长孙无忌自缢前哭瞎双目的传说。那是我母亲缔造的第一个胜利,或者说她在一场qiang手之战中赢得了第一个胜利,而所有重要的史籍都如此记载:武后自此独揽朝廷的大权。这一年我七岁。
洛yang是个繁华的风情万zhong的都市,从麟德二年开始,父皇和母后长期居留此地,除了国家大典之外,再也没有回到长安。我不知dao母亲是否真的喜huan洛yang,迁居洛yang对于她至少是一zhong躲避亡灵的方法,母亲十四岁进gong,留下一段坎坷的如泣如诉的回忆,长安的gong殿不仅给予她甘霖,也曾给予她苦水,而我母亲似乎对后者耿耿于怀,她时常对父皇和儿女说长安是她的伤心之地,而八百里以外的洛yanggong使她gan到安宁和舒适。童稚时代起我就常常chu入于洛yanggong和西园禁苑,看着这个荒凉的故都在母亲的设计下一年年地繁盛起来。童稚时代我就对禁苑内的合bigong留下了shen刻的印象,那是一座绿树繁hua环抱的凉gong,炎夏之际母后喜huan带着我和兄弟们在那里用膳。合bigong的东边有方圆数里的凝碧池,一湖碧水之上倒映着南方石匠们jing1心仿制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而池边的五十座亭台楼阁金碧辉煌、mei仑mei免,它们像疏密有致的星星护卫着母亲居住的明德gong,那里的一切都带着梦一样的奢华气息。我有一些模糊的mei好的记忆,记得多年前一个夏日早晨我与父皇母后乘龙舟在凝碧池观赏莲荷,雨后的yang光照耀着我的帝王之家,粉se或浅鹅黄的莲huaxiyun着lou水,一点点地吐lou芬芳,我记得我也曾在父母膝下沐浴天lun之爱,我的父皇苍白而清俊,天子龙颜han着几分慈祥几分疲惫,我的母后宽额方颐,一颦一笑之间容光焕发,mei艳动人,我听见乐工们的弦乐丝竹在湖上随波liu淌,渐渐远去,我看见那个龙舟上的孩子笑得多么灿烂,他的澄澈的目光正遥望着池水另一侧的合bigong。世人皆知太子弘死于蹊跷的合bigong夜宴,但是那个龙舟上的口衔珍珠衣著锦绣的孩子,对于未来他一无所知。我羞于谈论那bu为我留名的《瑶山玉彩》,谁都知dao那是gong廷王族惯用的欺世盗名的伎俩,事实上《瑶山玉彩》的著者包括了许敬宗、上官仪、杨思俭等御用文人学者,而五百卷的书册也只是古今秾词艳句的大杂烩。《瑶山玉彩》完成后母亲让我将书献给父皇,父皇喜chu望外,赏给我丝帛三万匹,我不知dao三万匹丝帛有什么用,我也不知dao父皇为什么对这zhong虚假的事情如此轻信。我自幼跟着率理今郭瑜读书,那些书都是由母亲为我选定的,我十岁就开始读《chun秋左氏传》,读到了许多充满权术、yin谋和杀戮之气的历史故事,楚子商臣的弑父故事使我gan到惊慌和茫然,我问郭瑜,商臣为何弑父?郭瑜说是为了夺取王位,我又问郭瑜,为了王位竟然弑父,天理人lun难容此事,孔子为什么把它记载下来传给后人呢?郭瑜说那是为了让后人明辨是非善恶。郭瑜的回答模棱两可,没有使我满足。我拒绝将《chun秋左氏传》再读下去,但郭瑜告诉我,那是我母亲为我圈定的第一本书,我必须读完这本令人生厌的书。我知dao我母亲非常喜huan《chun秋左氏传》,后来我也知dao母亲一生的业绩得益于她对这本书的领悟和参透,每个人都从书籍训诫中获取不同的营养,这是读书的妙chu1。而我喜huan《礼记》,笃信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