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前记(2/2)

以上所说的,仅仅是从报上来看志丹苑遗址。好像没有什么可疑之?如果它确实表里如一地平淡无奇的话,便是我的大脑了问题——这当然不可能。在开始叙述继这篇报之后接踵而来的一连串本人亲经历的匪夷所思的奇妙事件前,我首先要郑重申明,我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无疑的,没有一句假话。如果你不相信人类对这个世界其实一无所知的话,你可以不必再看下去。

不能相比。这在一向少有重大考古发现的上海地区发现更是不得了。上海城市的变迁、上海的变迁、上海利的建设,书本上有一介绍,但究竟怎样说不清楚。上海的古建筑在上海似乎很重要,但在全国是排不上号的。元代闸建筑不只是上海的事情,也是全国的事情,它在全国也是可以排在首位的,这是上海的荣耀。”

当然,一如我所说的,这条新闻从其实际意义来看也能算是一条相当重大的新闻。对上海这样历史颇短的移民城市来说,为全国最现代化、最先的金中心、商业中心、工业

其实对志丹苑小区的居民来说,这也算不上什么“新”闻,因为那座工地都已经在那里好几年了,而且在这篇报炉一年前就传了发现古代遗址的消息。说来惭愧,当时我还是一个记者,也就是所谓的“菜鸟”的时候,就曾经在这件事上碰过钉。那时我一听见这件事,立刻赶到现场,我敢说我是当时第一个报这件事的记者。结果当时有关方面态度人意料地谨慎,上通知媒封锁消息。我那时还兴冲冲地再次前往工地打算跟踪报,结果当然吃了闭门羹,再也没了下文。就好像被当泼了一盆冷

再看到这篇报,我忍不住还是会微笑起来,尤其是在开始写这篇手记之际。

会常务副主任陈燮君在采访中更是信心十足地说,这在上海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意义非同寻常。该遗址很有可能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昨天,上海市文会领导正式透,由于志丹苑遗址的庞大规模和完整保存,使它在考古史上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会已决定在志丹苑原地建造起一座遗址馆。据悉,这将是市区内唯一一个遗址博馆。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年内即有望启动。

《新闻晨报》2002年9月6日

没想到的是,时隔一年,有关方面又重新组织媒行报,我早就对这件事失去了兴趣,所以我只到现场略地看了一下施工,随便采访了几个有关人员,随便拟了一篇官样文章,也就是以上那一篇。

前记(2)

中心等,最缺乏的便是悠久的历史及其考证,因此对考古也总是不甘人后,有着异乎寻常的情。这样的历史古迹相当稀少难寻,而且可以用来驳斥那认为上海在近代以前一直是小渔村的观。小渔村怎么可能建起这样规模宏大的关建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