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章(2/6)

脱不了的影,也让他心里承担了半辈难以排解的沉重负担。

彭远大及时把得到的这些情况汇报给局长,然后由局长领导的审讯组对吴行审讯。吴却什么也不承认,一咬定过去本不认识那两个老乡,现在也只是为了找他们买走私电视机才认识的。这跟彭远大他们摸到的情况差距太大了,明摆着说假话,不老实待问题。审讯组连续突击,连番审讯,吴风非常,追问他那两个福建人的住,姓名,他一问三不知,啥也不说。警察到了这个时候也开始发火,采用了一些番轰炸的疲劳战术、灯光眩的迷糊战术、上手铐半蹲半站的惩罚战术、连蒙带诈的诱敌战术,这些战术用到吴上居然完全失效,他不但拒不待问题,反过来还动不动提醒专案组注意党的方针政策,不能搞供信。局长这时候才明白自己以为捞了一脆麻,咬到嘴里才知是一咬不断嚼不烂的绳,这个吴表面上看着老实,其实比油锅里的鹅卵石还圆,比脚后跟上的老茧还顽固。审讯陷了僵局,老局长也有些一筹莫展了。

初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也及时采取了组织措施,专案组神振奋,上兵分两路,一路由彭远大率领,开始重新找所有职工谈话,重就是了解吴以及他那两个福建老乡的详细情况。另一路由局长亲自坐镇,展开对吴的突击审讯。彭远大这一路很快有了重大突破,经过谈话摸排调查,有人反映,吴的老乡因为给厂里职工推销走私电视机,所以跟厂里很多人都认识,厂区也就非常随便,对厂里的情况也就非常了解。更让他们振奋的是,一个中年女职工言之凿凿地说,有一次她给吴送报表,到了库房之后碰上吴给他的老乡看那块大金。当时吴还得意洋洋地说:凭这一块金,就能把他们全县的房都买下来。

所幸的是彭远大他们在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下,终于找到了吴那两个卖走私货的老乡的住,便立刻对这两个家伙实施抓捕。那些到银州市来买卖的福建人都喜租住当地居民自己搭盖的储藏间,俗称小土房里,既省钱,也方便,警察一般不会到居民自己搭盖的储藏间查。这些卖走私货的也知自己的是违法勾当,万一有什么事情跑起来顺当。果不其然,当彭远大他们来到吴那两个老乡的住时,他们早已经像闻到猫味的老鼠溜之大吉了。彭远大他们对这些人的住行了极为认真细致的搜查,结果除了捡到几个装电视机的破空箱和一些人家扔掉不要的破鞋烂袜、空牙膏,连金的影儿都没有。公安局立刻发布了急搜捕令,对银州市展开了大规模、地毯式的清查行动,整整搞了三天三夜,没有任何收获,吴的老乡就像沙滩上的珠蒸发得无影无踪。

公安局只好把所有力量集中到了吴上,也许连续不断的审问确实让吴吃不住劲了,他松了,说只要让他睡一觉,他就把自己知

那个时候破案手段还非常落后,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通讯手段和侦破技术,所以那两个嫌疑人跑了之后,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吴上,指望能从他上得到那两个人的份资料。可是任凭怎么样兼施,吴咬定跟那两个人虽然能算是老乡,但是过去本不认识,即便现在也仅仅是一般来往,从他们手里买过一台便宜的黑白电视机而已。这又应了那句话,贼没赃,似钢。

经过不断的揭发检举,线索越来越集中到了吴和他的这两个老乡上,最重要的一条线索就是,就在大金锭丢失的那一天早上,有人还在厂区的后围墙附近看到了吴的老乡之一,那一天因为要接待老将军,全厂戒严,不允许任何外人。门卫也信誓旦旦地保证那一天绝对没有任何外人厂,如果门卫没有说谎,那么这些人肯定就不是从大门来的。围墙虽然有三米多,上面还有玻璃碴组成的防爬网,但是如果事先作好准备,要想越墙而也不是没有可能。彭远大再次剩饭,带了几个警察沿着厂区围墙内外一寸一寸地检查,又调来了警犬先到吴那两个老乡的住嗅过了他们遗留下来的破衣烂袜之后,沿着围墙一寸一寸地嗅了一遍,来到一拐角的地方,警犬狂吠起来,训犬员向彭远大翻译了警犬的意思:在这里嗅到了嫌疑人的气味,嫌疑人肯定到这里来过。彭远大他们连忙对这一围墙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行了仔细的勘查,这围墙的外面不知什么时候堆上了垃圾,垃圾堆有一人多,从这里爬上围墙是小孩都能到的事情。看来那些职工揭发检举的是实情,嫌疑人就是从这里翻墙厂区的。明白了这一,一用也没有,关键的问题还是要抓住吴的那两个老乡。

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