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百四十九章再见易安(2/2)

这时,丫鬟送来了两盏茶,李清照喝了茶,浅浅笑:“说起来我应该多谢你,若不是因为你的缘故,我哪能喝到那么好的酒,李少君,师师对你情义重啊!”李延庆脸一红,不知该怎么回答,只得尴尬地笑了笑,本来他还想利用这个机会问一问九真的情况,但现在这个情形,他问不了。

“我无所谓,都很好!”李清照打开文作,她翻看了几页,赵佶的书法清丽脱俗,自成大家格局,李清照着实喜,满脸笑容绽开“那就说好了,我借阅一年。”

李清照慷慨激昂的一番话,李延庆一时间竟呆住了…

梁红玉后来嫁给韩世忠,成为抗金巾帼英雄,那师师呢?自己又能否改变她的命运。

“这就对了,我还是喜的男!”

李延庆的脸腾地红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着实让他有无地自容。

“谢谢大嫂的心意!”

李清照起回屋了,不多时,她拿来一本自己的诗集,笑着递给李延庆“不能和你送的礼相比,但也是我的一番心意。”

“另一个是西京教坊的梁红玉,我估计你没听说过。”

李清照赞不绝:“书法好,对联更好,多谢延庆赠联,我一定裱糊起来挂在墙上。”

这时李延庆已恢复了常态,他挠挠不好意思说:“大嫂有令,小弟焉能不从,不知大嫂要延庆写什么?”

“他父亲的一个旧同僚病了,他要去探望一下,晚上还要和几个朋友去喝酒,可能要很晚才能回来。”

李清照注视着李延庆又:“师师虽不幸在乐坊,但那不是她的错,她能淤泥而不染,显得她人品清,我认识两个奇女,都是不幸占籍教坊,但她们却比男人更有志向,更加忧国忧民,足令须眉汗颜。”

,笑问:“德甫兄不在吗?”

李延庆起告辞,李清照一直将他送大门,这时她踌躇了片刻,便缓缓对李延庆:“我有几句话,临别之时送给延庆!”

李延庆想到了九真,这必然是九真告诉她,李延庆心中顿时生起一丝黯然,他铺开纸,沉思了片刻,便提笔写下一幅对联:

李延庆摇了摇“借只是对外人的籍,实际上我就送给大嫂了,不用再还我。”

良久,李延庆行一礼,转便快步走了,李清照望着他的背影走远,不由低低叹了气,他真的明白自己所说的同姓其实并不是指师师吗?

李清照抿嘴一笑“我知的,所以才让你写对联。”

“啊!”李延庆低呼一声,“我知她!”

“延庆愧不敢当!”李延庆喃喃

这时,李清照提笔写了一首诗,笑着递给李延庆“这是你写的诗,我很喜!”

“这…”李清照想了想“好吧!我也送给少君一本诗集,你稍等片刻。”

“一个是师师,另一个是谁?”

李延庆心中一松,笑:“我从小就擅长写对联!”

李清照当年一首如梦令便名动京城,在书坊里也能看到她的诗词集,不过那是雕版印刷,而李清照现在送给李延庆的诗集却是她亲笔写的诗词集,李延庆翻了几页,发现其中好多诗词都是后世不知的,她当然写了不少作品,但传于世的却只有那么几首。

“好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

李清照叹息一声:“有时候我也曾有过类似的思路,但我没有这,写不遒劲苍凉的诗作,师师很喜它,李少君,我有个不情之请,能不能给我也留一幅字?”

李清照注视着李延庆“教诲谈不上,但是我的一番心里话,大丈夫世,当率而为,三妻四妾并无不可,只要有功于天下,无愧于国家,又何必在意什么礼教束缚,只要不是同祖,同姓又何妨?只要是真心相许,教坊又如何?最后我祝延庆金榜中,鹏程万里!”

“请大嫂教诲!”

=====

李清照请李延庆到客堂坐下,又让丫鬟去茶,李延庆从怀中取字帖,递给李清照“字帖有两本,一本是天日常的文作,一本是南华经,我带来了日常文作,如果大嫂喜南华经,我回去再换。”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能得易安居士称赞,延庆之幸也,时间不早,小弟告辞了!”

李清照嫣然一笑,她想了想说:“我的书房叫归来堂,延庆就给我写幅对联吧!”

“我看是不肯给我写吧!”李清照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悦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