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庆心中顿时反起来,怎么又是科举,自己去读书,可不是为了考什么科举。
夜晚,胡大娘家的西屋内,灯光明亮柔和,李延庆正坐在炕上专心致志地功课,今晚的功课是默经《千字文》和《百家姓》各三遍,再抄唐诗二十首,《千字文》和《百家姓》是两年前教过的东西,姚师父怕学
们忘记,便让他们温故而知新。
“其实你今天说得对,你要读书,学业很忙,本没有时间写小说,要想考上科举,必须全力以赴,十年寒窗苦读,绝不能三心二意。”
不知过了多久,李大抹去了
泪,起
来到炕前,他盘
坐在儿
对面,
颜笑问
:“庆儿,读书有收获吗?”
李大心事重重,却没有听
儿
话中有话,他沉
一下
:“庆儿,爹爹和你商量件事。”
李大因为以前儿
写字象鬼画符,后来突然写得很漂亮了,所以他一直很兴奋,却没有注意儿
写字中的细节,今天这样一说,他便仔细看了看儿
的功课,还真是这样。
李大见儿
脸
不对,连忙改变战术说:“你喜
写小说,爹爹不是不同意,只是你现在还小,你也知
方仲永的故事,等你好好读了十年书,到十六岁时,然后你再全
心写小说,爹爹绝不会再拦你。”
李大却坐在大桌前发呆,今天下午他找到了堂弟李大光,从他
中知
了事情原委,还没有等他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族长李文佑便派人送来了五十贯钱,是他四年工钱的返还,另外还有儿
三十贯的
笔钱,折合成三十两白银。
李大明白儿
的担忧,连忙
:“今天你四叔告诉我,县里准备在明年初和各大乡绅联合修乡志,族长便推荐我和另外两人主修孝和乡志,每月有五贯钱收
,这一修至少要好几年,加三亩祖田我打算租
去,每年也有
粮米收
,虽然谈不上富裕,但至少也衣
无忧了。”
此时在李大前除了三锭白
的银
外,还有一张地契和十贯钱,十贯钱是他四年抄书的血汗钱,被刘承弘抢走,大
家又还给他们了,三亩地契却是祖父留下的祖田,几年前被保正李真以极低的价钱
行买走。
李大鼻
一阵阵酸楚,他失去的一切又回来了,要是庆儿娘还在,那该多好。
李大一连声答应,只要儿
肯好好读书,这些小事都不是问题,他心中
兴,又笑
:“明天我去买些衣
粮米,再买
家
,等房
修好了,咱们就搬回去开始新生活。”
父亲这番话让李延庆心中稍稍舒服一,他也知
自己现在写小说还太早了一
,只是为了改变家中贫寒,他才不得不提笔,只是自己如果不写小说,将来家中又靠什么生活?
房间里十分安静,大黑正趴在李延庆后全力以赴地对付一
大筒
骨,这是李大
专门买给它的犒劳品,奖励它奋不顾
保护小主人。
姚鼎虽脾气古怪,却是个明师,李延庆也静下心,认认真真地跟随师父读书学习。
“爹爹今天和罗掌柜说好了,你最多再写三本小说。”
“爹爹要说什么?”
“你们师父看得很准,方法也对,你就好好听师父的教诲。”
…
“嗯!他如果说得对,我就听。”
李延庆想了想便:“三亩田就给胡大叔
吧!也不要什么田租,胡大叔帮助我们已经够多了。”
学们在学堂中大都呆了两年,小有基础,现在不光要学《论语》,还要背古文唐诗,一些学业长的大龄学
甚至还要尝试写诗填词作对。
李延庆嘻嘻一笑“再给爹爹娶一房娘。”
以偿了。
“依你!依你!”
“为什么?”李延庆停住笔,不解地望着父亲。
李延庆一边写字一边回答:“怎么会没有收获呢?今天虽然才是第二天,但昨天学堂上的功课发下来了,姚师父批评我写字有隶书的藏锋,却无楷书的变化,不楷不隶,不不类,建议我先写一年的隶书,再写两年的楷书,最后再写两年的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