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节与异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3/3)

明的“鸵鸟政策”一位调查对象告诉我们:“我和一个人好,他对我说,你和别人好可以,但不要告诉我,告诉我就伤害了我的感情。”看来,这种“脚踏两只船”行为的本身并不受责难,这样作的人也无自责,只要瞒住对方,就算没有伤害他的感情。这或许是异性恋不能容忍而同性恋不能不容忍的做法,听上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味道。

但如果因此认为,同性之间完全不嫉妒,那就错了。一位调查对象这样说:“我朋友只要看到我和别人在一块儿,就问:他是谁?你怎么认识他的?所以我要是在路上碰到一对,其中就是有我认识的,我也不打招呼,装不认识,一面招事(嫉妒)。”

从问卷数据看,很多调查对象都有过大量同性伴侣,最多的有过两三百位朋友,除了少数从不到社会上去的人只有一两位朋友外,多数人都至少交过三到五位同性朋友。

由于我们调查规模有限,难以得到全面的统计资料。援引美国一项抽样调查的结果作为参照。调查表明,在男同性恋者当中:

(1)有百分之五十七的人结交过两百五十位以上的同性伴侣;

(2)百分之二十八的人目前与某人同居;

(3)百分之七十四的人结交的伴侣中一半以上是陌生人;

(4)百分之四十二的人每周找心伴一次;

(5)男同性恋者寻找伴侣时比其女同性恋者更注重外貌和年龄,更加以性关系为中心,更加追求性方式的多样性,在同性关系中有更大的潜在暴力因素,强奸和虐待狂的发生率更高。(凯查多利,第334-335页)由此可见,男同性恋者频繁换伴侣是跨文化的普遍现象,这种情况很难给恋人们之间的独占欲和妒嫉心留下多少余地。

同性感情与异性感情之间的第四个区别在于,由于同性恋爱一不可能组织家庭,二不可能生育子嗣,其动机与异性恋爱相比,显出一种更加一追求快乐位目的的性质。换言之,同性恋爱双方的互相吸引,更多来自个人先天的特质,如相貌、体形、年龄、气质等,而较少来自个人的社会属性,如地位、职业、家庭背景等。一为调查对象是如此概括同性恋者挑选“对象”的价值的:“身价高低主要是看穿着、身条、长相。”他在谈到自己的恋人时说:“我也说不出爱他什么地方,他身体的一切都爱,他身条好看,生殖器不大不小,很性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