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节认同女他们的世界中国男(2/2)

问卷调查发现,不少调查对象小时候曾穿过衣服,过针线活,学过编织,作过女孩的游戏,有过女孩气的小名,等等。

一位同恋者这样说:“我生下来才两斤半重,先天质太弱,小学和中学一直没有上过育课,喜和女孩儿一起玩。”由于质柔弱,这些男孩脱离了早期社会化教育中最重要的群--男玩伴群,这样就失去了在游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男教育的机会;又由于常和女孩一起玩,作女孩的游戏,反而会受到女孩游戏中的女教育的影响。另一位调查对象说:“我小时候质一直比较弱,总想有健壮的、象老大哥一样的人,我能依附于他。自己缺乏独立果断和勇气。”一位同恋者据自己的经验作了如下概括:“同恋者当中,很多人魄较弱,格内向,喜静不喜动,文弱,就象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里面写的那个男孩。”

以上就是我们调查过程中发现的认同女的同恋倾向的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认同女的男人并不一定是同恋者,而有可能是易癖者(transsexualism)和易装癖者(transvestism)。如前文提到的一位希望作变手术的男,尽他自我认定是同恋者,完全认同于女,但我们怀疑他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同恋者,因为他曾说过,和女孩亲时“觉象在搞同恋”,于是到求治。这恰好证明他并没有认同同份,从内心里对同恋是反的。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一些特殊经历有可能对同恋取向的形成产生潜在的影响。例如有的同恋者在年幼时受到过女待,因而在潜意识中埋下了厌恶女的印象。有一位同恋者就有这样的记忆:“小学时我参加了舞蹈班,学新疆舞,那时男女分开练习,老师教得很严。那个老师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少数民族妇女,样长得很凶恶,满脸横,经常打我们。我那时特别怕她。”

一位同恋者指,老幺和独生里同恋者特别多的原因,就是因为从小养德骄,不参加男孩的活动,象爬房、上树、游、打土仗等等。“男气就是敢冒险,又疯又野,从小在家里一人独的男孩很难认同于其他男。”

者的。”

我们访谈的一位魄颇为健的同恋者如此谈到他的第一位同恋伴侣:“我俩是中学同学,那时候他就显得单薄文弱,我总是象个大哥哥那样保护他,后来在26岁时,我到×市差又碰上了他,那时他已经是个同恋者了。”

调查中发现认同女的男同恋者之所以形成这一倾向的第三类原因是先天质柔弱。他们由于质柔弱,很小参加育锻炼和男孩的活动,总希望得到更壮的人的庇护,有对壮伴侣的依恋心理。

一位同恋者回忆:“我小时候脾气急躁,我妈让我学女红磨。我从小编织,上学时学过织衣。也学绣。”他日后常常帮同恋恋人织衣。这化的教育使青少年从小认同于女,放弃了男的学习。另一位说:“我父母文化很低,家里孩多,父母怕孩招事,就把孩教得象女孩那样,可以少招惹是非。困难时期,很多男孩和女孩一样,帮家里补活。”有一位调查对象是舞蹈演员,他的父母在他小时候就表示过希望他是个女孩,他自己也有过愿作女孩的想法,他在问卷上写:“我从小就希望自己是个女孩,想过作变手术。希望你们能帮助我,解决这份苦恼。每当我违心地和女孩们在一起时,我觉好象在和她们搞同恋。除了官不一样,我们的一举一动完全一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