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使得龚定庵记起一桩轶闻,也在广东,有个秀才名叫谢启祚,年至八十,犹应乡试;其时他照例可以恩赐举人,巡抚打算专折奏报,谢启祚
辞不可;这样过了六科,年已九十有八,居然中了乾隆五十一年丙午科的举人。谢启祚戏作“老女
嫁”诗,
是“行年九十八,
嫁弗胜羞,照镜
生面,光梳雪满
,自知真
,人号老风
。寄语青
女,休夸早好逑。”
此时,他看刘仲范腹有诗书,劲气内敛,如果县官,必是一个宽猛相济,能得民心的好官,但不论大挑,或者捐班,分发到省以后,倘无门路,补缺不易;而看他中怀淡泊,又绝不是肯去钻营的人,只有两榜
,用为知县,是遇缺先补的“老虎班”才能一展怀抱,畅行其志,因此,龚定庵便极力劝他不必灰心,即令这一科失意,下一科仍须再来。
“破题”顾名思义,即是将题义破开,规定只能用“二句单行”即是一逗一结,成为一个长句。破法繁多,视题目而定,大致题目太大,要破得冠冕堂皇;反之,题目太小,无可发挥,便须就题义上为人忽略之着
,破以小巧;至于题目太长,或者是摘取四书五经中某一句,联以他书中的某一句,称为“截搭题”每苦于无从以一句话来概括,那是“破题”中的难题。
“老童”是老童生的简称。刘仲范所说的这个老童,恰好姓也是童,因而都尊称他一声“童老”白发庞眉,年已七十有余,还去应考。学校问他几岁,又问考过几次?
这个答复,大学政意外“老童不乏其人,七十多岁初次赴考,却是绝无仅有,”学政问
“其中可有说法?”
刘仲范知是激励他的意思,心
其意,却不愿作何表示,顾而言他地说:“如论‘真
’,湖北从前有个‘老童’,我觉得倒比谢启祚还
明些。”
学政笑:“既如此,试作破题如何?”
为然。他并不中,但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一个人总要把他的长
发挥
来,才是无忝所生;他之捐官内阁中书,就因为这个职位易于熟悉朝章制度,而在这方面的学问,是他一直
兴趣的,所以到内阁以后,常有论说、指陈政事、应兴应革之
。
“‘自知真’,意谓凭真才实学,得中举人,人不服老,有如此者!不能不令人倾服。”龚定庵问
“仲范先生以为如何?”
“初次。”
“多谢定庵先生盛意。科名虽有迟早,不过有了,年纪不饶人,不能用世,亦无谓得很。”刘仲范接下来又说“譬如康熙三十八年,广东有个四十岁
学,六十岁补廪生,八十三岁成岁贡的老儒黄章,这年已过百岁,还
京应北闱乡试,
场时命他的曾孙持灯笼前导,大书‘百岁观场’,虽成一时佳话,但我实在不明白,这个年纪,何必还像你我此刻这样
,局促场屋,吃这么一场辛苦?”
“有。”童老答说“考试必须功夫到极
,自信确有把握而赴考,才是正办。如果读几篇腐烂时文在肚
里,每一回逐队应考,即令侥幸
学,与学问一
,毫不相
。童生是为了问心无愧,以至于不知老之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