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毕竟这世上谁做皇帝与他们无关,有关的是新皇登基下的第一道圣旨就是命工部大臣负责将芝杏村整个村的百姓迁移。
虽然朝庭做了一定的赔偿,还承诺迁移之所山水相间,土地富饶,原是宁王殿下的封地,入迁后,可保三年免赋税。
可这里的百姓世代在这里生活,对这里的一山一水已有了感情。虽朝庭开出的条件很诱人,但还是引起了老人的不满。
朝云庵位于小山村的西北角,这里平常香火也不旺,偶尔只有过年过节,小老百姓来烧几柱香,扔一些香火钱。大户人家多数去珈兰寺烧香请愿。
清晨,天微微亮,沈老夫人柱着拐坐在庭院的门前,沉默地看着面前的一条小溪。
当初沈千染命钟家管给她寻找一个落脚的寺庙时,她几次向钟管家提出想再见沈千染一面,可钟管家这回说什么也不肯留她。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心心念念自已的小儿子,可现在,她却不愿去北蒙,或许就是因为人老了,落叶归根,总是不想离开生活的地方太远吧。所以,她向钟管家提出,她想去朝云庵养老。
一来,这里熟门熟地,二来,她想或许这里沈家的旧宅,沈千染总有一天会回来。
刚来两天,她一时也无法适应,虽然钟管家给这庵里拨了一笔银子,吩咐人好吃好住地侍候着,甚至连鸣凤也被找回来,在她身边侍候,可她还是想着回到沈千染的身边。
但多住了几天后,每日听着庵中的禅音,闻着让人平静下来的檀香,看着庵中尼姑每日平静的表情,她的心倒慢慢地静了下来,偶尔和鸣凤说些往事时,也慢慢领悟到,她究竟错过了什么,为什么她会沦落到这一天。
“老夫人,您进去坐吧,一会太阳就猛了,小心中暑!”鸣凤贴心地端来一碗绿豆汤,搁在她身前的小茶几上后,又象往日一样蹲在她的脚边轻轻帮着她捶着脚。
“没事,没事,你进去歇会吧,不要一天到晚地侍候我这老太婆!”沈老夫人夜里睡得不好,鸣凤到了晚上几乎无法安然睡一整晚。
鸣凤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老夫人,那奴婢进去睡一会,您有事尽管让人叫一声!”
鸣凤进去没多久,官差便来了,告知了这里的住侍,让她们七日内搬离,庵里的损失,朝庭会负责赔偿。
庵主倒无所谓,反正在这里香火也不旺。
“为什么,老身住这好好的,为什么要搬离?”沈老夫人急了,柱着拐就上前论理。
官差一家一户地通知,被缠了几百遍,早已不耐,见她是个老人,只好粗着嗓门道“新皇下的圣旨,我这小喽喽哪里会知道为什么?你们还是乖乖地早些搬,明日,既是皇上登基大典也是皇后册封大典,你们可别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新皇添堵,这是皇上下的第一道圣旨。”
“新皇登基?大婚?”沈老夫人猛地一激凛,突然想起那次皇宫宴席上,兰亭与沈千染在众人面前海誓山盟,本能地纠住官差问“是不是宁王登基?是不是沈二小姐做了皇后?”
官差倒没有推开他,毕竟上面明令,不得与百姓冲突,加上,这里离天子脚下太近,万一闹上什么事,动静很大。
他疑惑地看了身边这个普通的小老太婆,点点头“是的,正是宁王殿下。皇上的登基和册封皇后的大典在同一天,普天同庆,所以,你们还是乖乖地早点搬,这会要是闹事,就等着吃大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