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帮助的长处。他在美国军队里人缘极坏,而且性情偏执,与参谋总长马歇尔臭味相投;所以由马歇尔推荐给陆军部长史汀生。一度晤谈,史汀生大为满意,因为他所描叙的中国军人的英勇事迹,都是史汀生所不知道的;这样,对于史迪威所说:“此行成败系于能否率领中国军队”自然就觉得动听了。照史汀生的想法,中国军队是好的;再有一个美国指挥参谋学校毕业的少将去当指挥官,自然就会打胜仗。所以派史迪威由印度转重庆后,而且由马歇尔向中国派在美国的代表宋子文表示:“史迪威为其部下最有能力的将材,本来要派为北非远征军总司令,因中国事务紧要,特意改派来华,希望加以重用。”
蒋委员长向来尊重国际朋友,在接到宋子文的电报以后,虽觉得与史迪威7日之间,四度长谈,对他的作战经验不足,而又好大喜功,可能会蹈轻敌冒进的危险,不无顾虑;但疑人莫用,用人莫疑,史迪威既为罗斯福所派,则对史迪威的怀疑,等于对美国总统的不信任,这在重要合作关系刚刚展开之际,是件很重要的事。
就因为如此,还是将指挥在缅华军的全权,赋予了史迪威。结果,指挥方面缺乏统一的准备;又乏空军的掩护;谍报后勤等等工作,在在暴露了严重的缺点,充分证明了史迪威根本不会指挥大部队。以致中国精锐的第五军、第六军虽然局部的作战,表现优异;终于因为担任右翼的英军先垮,带累了担任正面及左翼的华军,损失惨重,第二百师师长戴安澜亦伤重阵亡。最荒谬的是,主将”临阵脱逃”看看局势不妙,悄悄溜到了印度。
日本的第十五军,打了一次大胜仗,席卷北缅,与国军对峙于云南怒江。残敌犹待肃清,而浙赣线又遭受了强大的压力。偏有人主张,应速调美国空军志愿队飞到浙东,压制日军的攻势;但蒋委员长权衡得失,西南是根本重地,后方重于前方;在整个太平洋都已成为战场了,金衢一隅之地,已不关战局的成败。而且日本不仅要打通浙赣路,还希望捕捉国军主力,打一次歼灭战;所以下令撤退,让敌军旗个空,在战略上是得计。
就这样,在日军彻底破坏了玉山、衢州、丽水的机场,并打通了浙赣路以后;日本大本营于7月28日下令,结束了浙东的作战。
征缅失利,浙东陷敌,人心大受影响;但另一方面,却有令人惊喜疑惑,心痒难忍的一个消息——是金雄白所指定研究太平洋战局的一个记者熊卓所发现的。
“6月初中途岛的海战;金先生,”熊卓有着无可言喻的兴奋,”听说日本光是航空母舰就沉了3支到4支。”
“这不是大败?”金雄白不甚相信,”中途岛海战失利是事实;但日本的电讯里面,看不出来是大败。”
“那是有意封锁消息。倘或真相一公开,日本的民心士气,受的打击太大了。”
“话是这么说,你有什么证据?”
“证据很多,美国发布的战报;来自广岛跟横须贺的情报。”熊卓紧接着说:“金先生,有个葡萄牙人,可以介绍我一条路,取得一份从关岛来的情报;这份情报对于整个战况的报告,并不完全。可是,这个人的身分,金先生一定有兴趣。”
“喔!”金雄白笑道:“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关岛设了两个特种招待所;接受招待的是日本海军,职务最高为舰长,最低为水手,你知道这些人哪里来的?是沉没的航空母舰上的官兵——。”
“有这样的事!”金雄白果然大感兴趣,”你所说的情报来源,就是这两个招待所?”
“是的。一个招待所的管理员透露的。”
问题谈明白了,这份情报是第一手的资料;熊卓深知那个葡萄牙籍的情报贩子,”货真价实”决非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