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应该有两个原则。”
徐采丞不作声;川本却很感兴趣,急急问道:“是哪两个原则?你们中国人有句格言:旁观者清。你的客观的意见,一定很宝贵,请你快说吧!”
“第一个原则,就是你所说的破坏已成之局,吃力不讨好;所以应该想一样没人想到该做的生意去做。”
“哪里还有该做的生意没有人在做?”徐采丞故意这样回答,”能动的脑筋,都动到了。”
“还有。——”
“刘小姐,”川本抢着问道:“徐先生怎么说?”
刘小姐便对徐采丞的话,翻译了一遍;接着又说:“我以为总有还没有人想到该做的生意,所以我不同意徐先生的话;大家应该运用智慧,仔细去想一想。”
“不错!我们的智慧,不下于人,应该可以想得出来。请你再说第二个原则。”
“第二个原则,是要运用你们的特殊条件。”
“何谓特殊条件?”
“特殊条件就是人家没有而你们有的条件,譬如你的地位;徐先生的社会关系。”
“啊!”川本捏拳在矮几上,轻轻捶了一下,重重地点一点头,”你这话说得太好了!”
徐采丞听不懂;刘小姐便将她自己的话与川本的反应,都告诉了徐采丞;最后又说了一句:“我看快要接触到问题的核心了。”
“已经接触到了。你告诉他,说我的关系都在内地。看他怎么说?”
等刘小姐将他的话译了过去,川本忽然双眼乱眨,接着站起身来;双手插在裤袋中,耸起了肩膀,望着窗外日本式庭园中的”小桥流水。”
显然的,川本心里有一个念头在转;这个念头一定很新,也很复杂,所以需要这样全神贯注的考虑。
“徐先生,”川本突然回头问道:“我们能不能跟对方做生意?”
徐采丞喜在心头,而表面却不能不做作,”你所说的对方,是指重庆?”他问。
“包括重庆政府所能控制的地区。”
徐采丞想了一下答说:“有的地方可以,有的地方不可以。”
“可以不可以有原则吗?”
“没有原则,第一、要看当地的长官;第二、要看杜月笙先生的关系如何?”
“请你举例以明之。”
“譬如赣南就不行。因为那里的地方长官,言出法随,决没有人敢在那里走私。”
川本有些懊丧,”我正是想跟赣南做生意,”他说:“我想买那里的钨。”
原来川本是想购买大后方的战略物资;徐采丞心想,这是个机会,不能轻易放过。
于是他说:“赣南不行,总也有别的地方出钨吧?”
“赣南是钨的主要矿区。此外,广东、广西、湖南也有。”
“只要有就行了。请你不要指定地点;只说你所需要的东西,等我来想办法。”
“我需要稀有金属;还有桐油。”
“桐油不行!”徐采丞说:“陈光甫弄成功的美国借款,指明以桐油抵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