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群料定是胡兰成捣的鬼,一怒之下,派兵包围《国民新闻》,赶走了胡兰成的亲信;由李家”十弟兄”之一的黄敬斋接了《国民新闻》。胡兰成这时已重新为汪
卫委任为”行政院法制局局长”长住南京,打电报责问李士群;所得到的答复,东拉西扯,不着边际。胡兰成无奈,只有另谋报复之计。
秘书长的办公设在苏州,以便就近规划指挥封锁游击区,以及
击游击队的军事行动。李士群的权力,已超过江苏省长,能够
预浙江、安徽两省的行政了。
就在这时候,又发生了吴四宝的”毒面事件”;胡兰成一怒转向,非杨即墨,跟罗君、熊剑东非常接近。同时原本投李士群的袁殊,由于未得重用,改投了罗君
;熊剑东又与76号的行动大队长林之江,暗中通了款曲。将明争暗斗的情势,搞得异常复杂;李士群为求自保,也是为了扩张势力,仿照周佛海的办法,也有个”十弟兄”的组织,但除了唐生明、汪曼云以外,都是76号的
级
——林之江自然不在内;他暗通熊剑东的秘密,已为李士群所知,下令逮捕,决定杀他。
清乡要设衙门,名为”清乡督办公署”首任督办是罗君。小人得志,猖狂非凡,正当他笑
常开,自夸又是”罗委员长”又是”罗督办”时,那知”清乡督办公署”这个衙门都没有了。
于是熊剑东问计于胡兰成,如何得以救林之江脱险?胡兰成教他利用他跟日本宪兵的亲密关系,趁李士群不在上海时,策动日本宪兵到76号,说林之江另有要案待质;等把林之江提了来,日本宪兵将他推
汽车,扬长而去。
占领东南以后,力量只能保持几个””;连”线”也只能维持京沪、沪杭两条铁路的通车,广大的”面”自然更不必谈。为此,向汪
卫提议”清乡”;汪
卫正希望日本逐步撤兵,恰好借清乡的机会,由”和平军”一
一
地接收
驻,所以欣然同意。周佛海更是极力赞成,因为清了乡,势力气及全面,便好征收田赋,在财政上大有帮助。
这是李士群经胡兰成参赞以后,打来的很漂亮的一张牌。李士群向汪
卫夫妇
言,清乡是汪政府成立以后,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军事行动,地区遍及苏浙皖三省,兵力将调动所有的”和平军”兹事
大,不宜假人以如此大权,他建议将”清乡督办公署”撤消,另设”清乡委员会”由汪
卫亲自主持其事。
这时清乡已搞得天怒人怨,凡是通要
,都用拒
布置成关卡,封锁
通,
盘查,苛扰需索,公然贪污;此外假借搜索游击队为名,枪兵随时可以侵
民居,翻箱倒笼,形同
盗。
搜
这一下气得罗君暴
如雷,与李士群结下不解之仇。在李士群方面,自觉翅膀长
了,亦不惜公然向周佛海挑衅,事情也很巧,周佛海刚好与日本签订了一份新的经济协定,《国民新闻》中有人受李士群的暗示,写了一篇社论,骂周佛海丧权辱国;连带攻击周佛海与梅思平的生活腐化。《国民新闻》的实际负责人是胡兰成,而董事长却是周佛海;因此便发生了古今中外所无的,报纸骂自己老板的怪现象。
汪卫与陈璧君都觉得他的话不错,即时接纳,通知罗君
停止”清乡督办公署”的筹备工作;另设”清乡委员会”自兼”委员长”以陈博、周佛海分任”副委员长”内定胡兰成为秘书长,李士群为参谋长。结果因为胡兰成主张以
态度对付日军;而李士群却与日军妥协了。所谋不用,胡兰成知难而退,由李士群担任秘书长,不设参谋长的名目。
“江苏监察使”陈则民向汪卫反映民情,说城乡传言,清乡之乡,乃是
箱之箱。李士群得报大怒,扬言要杀陈则民,吓得他几个月不敢
面。
周佛海当然狼狈不堪,一方面辞掉《国民新闻》的董事长;一方面又向汪清卫引咎,要辞财政长。汪
卫极力
留;而且追究发生这个怪现象,打击”政府威信”的责任。胡兰成
为社长,闯祸的那起社论,也是经他看过才发下去的,自不得辞其咎,结果是将”宣传
次长”的一
纱帽丢掉了。
罗君与李士群之间的裂痕,很快地扩大了,双方都在钩心斗角,拉对方的人
;尤其是”十弟兄”之中的金雄白,彼此都在极力争取,罗群
要他纠集其他”弟兄”以背叛周佛海为名,一起捣李士群;李士群又
着他表明态度。左右夹攻,使得金雄白的
境,非常为难,唯有掩耳疾走,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