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十九回妙玉守庵从容镇定凤姐扫(2/5)

琴张望着妙玉,妙玉:我倒兴尽了,你且把焦尾琴收拾起来,我要到禅堂坐禅了。”说着便起往禅堂去。…

王爷:“我倒要等他!他成什么了?去!再去跟他说,我明日亲去他那庵里,要查明他那些瓷来历,若是那甄家或贾家的罪产,他代为藏匿,严惩不贷!”

长史官接上去回:“此事我已提审荣府多人查明,那卖盖锺的叫王狗儿,是他岳母刘姥姥那年往荣府打秋风时得的,那盖锺并非荣府的,乃那大观园拢翠庵中妙玉所有,因那贾母用其吃茶时,将半盏茶赏给了刘姥姥,那妙玉嫌腌躜,不肯要了,就让那贾宝玉拿去,给一个丫,送给那刘姥姥了,像王狗儿那样人家,那里还能有别的成窑瓷。”

妙玉正在与张琴和歌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喧…”一个嬷嬷慌慌张张来报:“又有人敲打山门!说是王爷要来视察!”

长史官:“昨天我先派人去他迁,他那庵门闭,竟不理睬,后我亲去庵外督促,几乎将那庵门砸破,才有他那丫开门回话,他们师傅说了,庵中已行过搜检,那荣府当年下的聘帖也了,请勿再来扰。至于迁,是早晚的事,只是当下尚未准备停当,一旦准备停当,自然知会你们。说完,竞将庵门砰的一声合拢,再推不开。”

那如意先砸到一座西洋国自鸣钟上,将钟的旋转尖塔击落,又带倒了一架玻璃炕屏,再落到桌下的象鼻三足鳅沿鎏金珐琅大火盆上,敲碎了数寸珐琅,只听得嚯啷啷一片响声,吓得长史官、单聘仁、卜固修缩颈屏息、面面相觑,良久才回过神来。

长史官面现难,王爷顺手从梨大理石案上起一柄金丝编就嵌有珊瑚玛瑙猫儿祖母绿的如意,用力一掷,骂了声:“废!”扭便走。

越一日,拢翠庵里,竹丛青,枫叶殷红,甬路洁净,秋怒放,掸堂里纤尘不染,观音大士瑞像慈蔼,供案上的宣德炉中,暹逻细香飘袅袅轻烟,氤氲淡淡莲气息。此时妙玉打坐毕,在西厢书房中,自抚一架焦尾琴,让丫琴张以木鱼伴奏,唱汉代乐府古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长史:“早往墙里喊过这话,那丫开后门还说,太上皇最尊佛祟佛门,你们就不怕忤逆太上皇么?想当年太上皇确亲自置过官吏令下属翻墙寺一案,惩罚十分严厉,王爷也是记得的。如是,且只好等那妙尼自己迁。”

王爷:“岂有此理!推不开,就该翻墙去!”

王爷听了顿时大怒:“岂有此理!既如此,提他作甚?且那冷兴另有罪行,已潜逃多时,就是逮他回来,那盖锺已归石府,又能怎样?”

卜固修忙趋前帮腔:“好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那王姓人家既手了一个盖锺,保不定就还有另外的,说不定除了盖锺,尚藏有更为珍奇的成瓷…”

:“古董账上记得分明,已被缮国公家石光珠公以三千两银买去。”

王爷便:“听说那妙玉还藏有许多名瓷。你无论如何给我从他那里来!如今圣上连大观园亦赏给我了,拢翠庵便是我的地盘,他到如今还未搬去,难耍赖在那里么?既在那里借住,拿个成窑盖锺来充租金也是应该的。”

两个姥姥在院中清除落叶残,听到那琴音歌声,也并不为意,荣国府刚被查抄时,嬷嬷们吓了个半死,就连受妙玉熏陶的丫琴张,也被唬得不知所措。后来应付过去,仍允庵中人暂居,付足银两亦可保有米粮盐菜蔬供应,嬷嬷、琴张这才心神稍定。

鱼戏莲叶间。

妙玉却还自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忽然长史官来报:“有李员外夫人来,要庵看望妙玉。王爷

琴张停歌问:“真是王爷来了么?”

那妙玉却神如常,我行我素,泰然如昔。琴张也曾试着探问:“我们是不是该早日迁,到西门外牟尼院去,或买舟南下,回苏州玄墓蟠香寺?听说皇上把这园赏给了忠顺王,闹不好让他们撵,倒不如我们自己早作主张。”妙玉只好微笑不答,后嫌琴张一再聒噪,才淡淡:“师傅园寂时,留下遗言,说我衣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我结果。一切听其自然,撵也好,不撵也好,想它作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