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您应该注意到,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亡的那一回,曹雪芹于非艺术
的考虑接受了脂砚斋的建议,删去了已写好的四五叶文字,繁
字的“一葉”实际上相当于如今的两个页码,你看删去了多少!而且在第八回的末尾曹雪芹又不得不打了一个“补丁”说秦
【太空尘埃】:“红学”对我国的文化是步还是倒退?
刘心武:意味当然很,这是曹雪芹的
明之
。贾宝玉是最善于意
的,他绝对是尊重碧痕的,他洗完澡以后席
上汪着
,这很有意思。
【三车】:刘先生,一
虚幻的《红楼梦》让多少文人墨客争得死去活来,值得么?艺术家是不是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上?
可卿是一个“养生堂”的弃婴,还有回里面写到有个张太医给秦可卿看病,但正文里面却又并没说张太医是个太医,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儿?可见,曹雪芹在写秦可卿这个形象时内心里有极大的苦闷。所以,我不去写在作品里已经表现得很充分的比如说薛宝钗,而要去写秦可卿,这就是因为我要探佚,也就是尽可能地揭示、恢复
曹雪芹因为“避文字狱”而不得不删改的那些他本已经写
或想写
的内容。
【在天地苍茫时】:刘心武老师转而研究“红学”是不是因为生活中值得写的东西太少?
【渭散人】:心武先生,我是从读《班主任》和《
情的位置》认识您的,但这么多年来,我似乎更喜
您发表的随笔,写得文笔轻松,耐人寻味,不知
您更看重您的何
文字呢?
【唐山居士】:我要是会写小说,就写唐可卿,而不写秦可卿。人家写过的你再去描有什么意思?
刘心武:我现在的写作涉及四个方面:一、继续写小说;二、研究《红楼梦》;三、写建筑评论;四、写大量的散文随笔。我最新的一篇随笔题目是《在柳树臂弯里》,里面没有涉及《红楼梦》,但是可以看我从《红楼梦》里获得了一
大悲悯的情怀。谢谢您支持我继续撰写随笔。
,只使用人这个概念。我认为《红楼梦》的伟大就在于它从来不用群取代个人,它似乎总是在告诉我们一个活生生的个
比任何伟大的概念都更值得我们重视。
刘心武:“红学”搞好了对我国的文化一定是起到推动的作用。2000年我曾经应英中文化协会、敦大学邀请去
两场关于《红楼梦》的演讲,我
切地
觉到英国的莎士比亚及作品现在已经成了中国小学生以上的普通知识领域里的人
,但曹雪芹和《红楼梦》却还没有
到英国的所有大学生的普通知识结构里。莎士比亚当然好,我们应该引
、借鉴,但是文化首先要考虑它的载
,中国文化的载
是汉字,《红楼梦》用汉字写
了那么伟大的篇章,它所形成的一门“红学”当然值得我们使用汉字的人仔细研究,并且使曹雪芹和《红楼梦》成为整个人类的共享文明的组成
分,
到全世界所有小学生以上的普通知识结构里面。
刘心武:恰恰相反,我
【黑趵】:嘉宾,晴雯有段评论宝玉与丫环碧痕洗澡的事儿,其中意味很,你觉得?
刘心武:值得。因为人活着需要有神享受,《红楼梦》在虚幻的诗意描绘中,使我们获得死去活来却没有真正死去的快乐,难
这还不值得吗?
附带说一下,可能有的网友还不清楚什么是“探佚”“佚”就是丢失的东西“探佚”就是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红楼梦》是一最后没有完成的小说,曹雪芹留下的遗稿大
上只是前八十回,如果更
确地说,第六十四回、六十七回都很可疑,不一定是曹雪芹的文笔。所以《红楼梦》丢失的东西太多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到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的原著,是一个
版商程伟元和一个各方面
平远比曹雪芹低的
鹗拼凑的。再请大家注意,曹雪芹也不是没有写
八十回以后的文字,从脂砚斋的批语当中透
曹雪芹已经写
了一些大悲剧的结局
文字,比如贾宝玉被逮
狱,在狱神庙中小红和茜雪都曾去安
、帮助他,茜雪是在开始前几回中因为宝玉醉后摔茶杯就被撵
去的一个丫
,许多读者都以为这个角
非常不重要,因为她很快就消失了,但曹雪芹有一个完整的构思,在大悲剧的结局中她却突然
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惜这些已写成的文字都丢失了。所以“红学”研究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尽可能地把丢失的东西找回来,这就是探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