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一件事:这白衣人身上,竟带了同自己差相仿佛的气质!”
---相信,这也正是他注视自己微笑的原因!
气质实在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
一个人的气度,气质,气魄与容貌俊丑无干,与体形高矮无系,更同穿着打扮无关。它是意态,风度,举止,神情的全部烘托/寄托出的精神。更是一个人独特个性的淋漓体现!
宝玉依稀记得,他曾经在家里的古籍里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当年,一个叫做匈奴的少数民族,派遣使者来觐见魏王曹操。这位雄才大略的领袖以部将崔季圭冒充他代为接见,自己持着刀必恭必敬地站在床头充作侍卫。---崔季圭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凛凛有大丈夫之气。再穿上王爵衣冠,更是精神。
事后,曹操派人暗问匈奴使者对魏王的观感。使者说:
“魏王固然仪表出众,可是那个床头的提刀人,看来倒真象一位了不起的大英雄!”
可见人的本质上的气度,气魄,气质这东西,就是你想藏也很难藏去的!
若是将“臭味相投”这个词中含有的贬义成分抛去,却是能够极贴切的反应出气质相近的人会互相吸引的本质。
---而宝玉与这名锦袍少年人,便是由此而互相吸引。
两人相视而笑,仅凭目光的相互交流,便能明了对方心中此刻所想,这种感觉真是奇妙非常。宝玉下意识的抚了抚唇旁的两撇小胡子,这才苦笑摇头,想起自己所改扮的乃是一个落魄江湖的寻常中年人。
此时那少年身旁的一名矮胖的从人,忽然加快了步伐,抢在少年之前,与一名路人擦肩而过!
那路人顿时僵住,面上浮出极其诡秘而难以诉说的神色,左手剧烈的颤抖起来,似想抚摩自己的喉咙,但蓦然间一股血雾激喷而出,长达数米之远,自宝玉的角度清晰可以看到,他的咽喉处被割开了一条寸余长,红肉翻卷的深深切口!
当啷一声,路人右手上的一个持着的筒子这才从手里滑脱出来,随主人失去生命的身体一起倒向地面!
----好快的出手!
----这帮人绝不简单!
见事机泄露,暗杀的同伴身死,那争吵着的中年商贾与小伙子连同旁边似是吓呆了的老婆婆,竟一起和身向那锦袍少年人及身边四名从人扑击而至,发动了凌厉的攻势!
与此同时,桥下的水中,左面右面的店铺中俱有人现身配合出击!看这模样竟是一个早已布设妥当的十面埋伏的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