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B君由北平来沪。我们不见面,已有三年了。在北平时,我们是晨昏时常过从的,夜间尤其是烟瞎谈文学、哲学、现代
术以及如何改造人间宇宙的
问题。现在他来了,我们正在家里炉旁叙旧。所谈的无非是在平旧友的近况及世态的炎凉。每到妙
,我总是心里想伸一只手去取一支香烟,但是表面上却只有立起而又坐下,或者换换坐势。B君却自自然然的一
一
的吞云吐雾,似有不胜其乐之概。我已告诉他,我戒烟了,所以也不好意思当场破戒。话虽如此,心坎里只觉得不快,嗒然若有所失。我的神志是非常清楚的,每回B君
谈阔论之下,我都能答一个"是"字,而实际上却恨不能同他一样的兴奋倾心而谈。这样畸形的谈了一两小时,我始终不肯破戒,我的朋友就告别了。论"
的意志"与"毅力",我是凯旋胜利者,但是心坎里却只觉得怏怏不乐。过了几天,B君途中来信,说我近来不同了,没有以前的兴奋、
快、谈吐也大不如前了,他说或者是上海的空气太恶浊所致。到现在,我还是怨悔那夜不曾
烟。
又有一夜,我们在开会,这会例星期一次。到时聚餐之后,有人读论文,作为讨论,通常总是一
烟大会。这回
着C君读论文,题目叫
《宗教与革命》,文中不少诙谐语。记得C君说冯玉祥是
了北派
以
会,蒋介石却
了南派
以
会。有人便说如此则吴佩孚不久定
西派
以
会。在这
扯淡之时,室内的烟气一层一层的
厚起来,正是暗香浮动奇思涌发之时。诗人H君坐在中间,斜躺椅上,正在学放烟圈,一圈一圈的往上放
,大概诗意也跟着一层一层上升,其态度之自若,若有不足为外人
者。只有我一人不
烟,觉得如独居化外,被放三危。这时戒烟越看越无意义了。我恍然觉悟,我太昏迷了。我追想搜索当初何以立志戒烟的理由,总搜寻不
一条理由来。
,就会浮现目前。理智与常识就要问:为什么理由,政治上,社上,
德上,生理上,或者心理上,一人不可
烟,而故意要以自己的聪明埋没,违背良心,戕贼天
,使我们不能达到那心旷神怡的境地?谁都知
,作文者必
力
满,意到神飞,
襟豁达,锋发韵
,方有好文
现,读书亦必能会神会意,
中了无窒碍,神游其间,方算是读。此
心境,不
烟岂可办到?在这兴会之时,我们觉得伸手拿一支烟乃唯一合理的行为;若是把一块
糖
里,反为俗不可耐之勾当。我姑举一两件事为证。
我回来,即刻叫茶房去买一盒白锡包。在我书桌的右端有一焦迹,是我放烟的地方。因为烟很少停止,所以我在旁刻一铭曰"惜
池"。我本来打算大约要七八年,才能将这二英寸厚的桌面烧透,而在立志戒烟时,惋惜这"惜
池"
只有半生丁米突而已。所以这回重复安放香烟时,心上非常快活。因为虽然尚有远大的前途,却可以日日
行不懈。后来因搬屋,书房小,书桌只好卖
,"惜
池"遂不见,此为余生平第一恨事。
此后,我的良心便时起不安。因为我想,思想之贵在乎兴会之神,但不
烟之魂灵将何以兴
起来?有一下午,我去访一位西洋女士。女士坐在桌旁,一手
烟,一手靠在膝上,
微向外,颇有神致。我觉得醒悟之时到了。她拿烟盒请我。我慢慢的,镇静的,从烟盒中取
一支来,知
从此一举,我又得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