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发现自己:庄子(2/2)

山之木尝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之所,非无萌蘖之生焉,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

庄周反,三月不。蔺且从而问之:"夫人何为顷间甚不乎?"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周之颡,而集于栗林。

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

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观于浊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曰:’其俗,从其俗。’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异鹊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吾所以不也。"

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荫,而忘其;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承认,我们日常忙碌生活中的自我并不是完全真正的自我。在生活的追求中我们已经丧失一些东西。例如:我们看见一个人在田野里东张西望地在寻找东西。聪明的人可以提一个难题来让那些旁观者去猜猜:那个人究竟失掉了什么东西?有的猜一只表,有的猜一只钻石别针;各人有各人的猜测。聪明人其实也不知那人失掉了些什么,可是当大家猜不着时,他可以说:"我告诉你们吧,他失掉魂儿了。"我想没有人会说他这句话不对。我们往往在生活的追求中忘记了真正的自我,正如庄在一个妙的譬喻里所讲的那只鸟一样,为了要吃一只螳螂而忘记自的危险,而那只螳螂又为了要捕捉一只蝉也忘了自的危险。

庄周怵然曰:"噫!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

乃是老的门生,正如孟是孔的门生一样,二人都富于才,二人的生存年月都和他们老师的距离约一百年。庄和孟生在同时,大约老和孔也在同时。可是孟很赞成庄已有所亡,而哲学之任务就是去发现并去取回那些失掉了的东西这句话。据孟的见解,以为失掉的便是"赤之心"。他说:"大人者,不失其赤之心者也。"孟认为,文明的人为生活,其影响之及于人类赤之心,有如山上的树木被斧斤伐去一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