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K有几十间木屋,其实就是原来的工棚,这里还保留了一段约五十米长的公路,这段公路修在山的两端,像模像样,过了这五十米路段,两端都齐刷刷地垮掉了,
本无路可言。
雨越下越大,整个山谷回着雨
声和洪
冲击声。如果这大雨连续狂下几天几夜,我们的行程真不敢设想。此地下大雨,那嘎隆拉山垭
则下大雪,想着这些,真是难以
睡。
问森格离113K还有多远,他说还有二十里。照这样的路况走下去,这二十里起码还要走四个小时。估计现在海度是二千米。
我问老人,翻过了垭后路段有什么特征。他说,翻过垭
后,
本就没有路,必须
靠左面的山脉前行一百米后,方可坐在冰雪上朝下
,这条
避开了悬崖。有些人第一次翻嘎隆拉山垭
时,不认识山上的雪
,翻过垭
后就径直下山,他们不知
垭
径直朝下行300米左右就是一个近千米落差的悬崖,非常危险,由于终年积雪,在视觉上不易被发现。
113K的天亮了,倾泻一晚上的雨仍在任地下着,我站在木门前,看清楚了113K的全貌。
雨渐渐小了,东面远天的雾霭里,奇迹般地一丝红光。我兴奋地告诉森格准备好行装,可以上路了。
晚上下起了小雨,继而越下越大,我很担心这雨会把路冲垮。
总算爬上了山,我坐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了,森格也累得直
大气。待
力慢慢恢复了一些后,我们摇晃着
朝房舍走去。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瘦的门
族老人,约六十岁,会说几句汉语,曾是113K路段修路的负责人,看起来很
神,也很健谈。我和森格就住在他家里,他专门为我们开了一个空的工棚屋。
照计划,明天仅走30里,因为这30里路太陡太险;后天也只走30里,后天的驻地叫80K,也就是从墨脱到波密的350里路途中的大本营。每年开山季节送货
去墨脱,人们就是将货
送至80K,在80K的民工再将这些货
背到墨脱。从80K至波密的近二百里路段,全是荒无人迹的冰川雪崖,嘎隆拉山垭
就在这段路途中,走
墨脱的这段路是越走越艰苦,越走越危险。
木屋修搭在公路两旁,末端的木屋还开了一个窗卖东西,货架上放置着胶鞋、过期的军用罐、瓶装白酒、两
发黑的
挂面及十几个
大的野芭蕉。森格对白酒和罐
兴趣,我便买了一瓶白酒、两个过期罐
、两把发黑的挂面,并把那十几个野芭蕉全买了,共
去了二百多元钱。老人告诉我,从此
去80K沿途没有任何东西可买。
我们不敢在路上停留,匆匆走森林,在黑沉沉的坡
上走着。
113K也是被群峰包裹着,群峰的四周涌
各
姿势的瀑布,泻下
谷。
谷底
洪
滔滔,昨天晚上我和森格就是从
谷下的原始森林爬上山
的。
晚上九钟,我们终于到了113K路段,但是,却看不见屋舍人迹。森格告诉我,这里的人全住在山
上,我们还得拖着又胀又
的双
朝山
上爬。我已经非常明显地
觉到,走
墨脱比走
墨脱更苦更累。
那位老人来了,和我谈起当年修路的情况。他说这段路本没办法修,每年都要塌方,今年看见的山,也许明年就不见了,他来这么多年,很多山都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