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ldquo;BOTrdquo(2/2)

来之后,王天容还有没有转过弯,总觉得好像还有什么话没有跟姚书记说透。

那时候还没有电邮件,至少还没有普及电邮件。为了抢速度,王天容是用电话加传真发布这个询问的。本来是不抱多大希望的,但是很快,人大经济系那边就传来了一个消息:一九八四年土耳其总理厄扎尔曾经提过一个没有钱建设电厂的设想,就是由发达国家钱在第三世界国家建设电厂,发来的电就地卖给第三世界国家,一定期限之后,比如说卖电力的钱足以偿还本金和利息并且取得一定的利之后,再将电厂无偿地移给第三世界国家。这“建设——运营——移”的方式简称为“BOT”但这仅仅是一个设想,当初土耳其总理虽然提来了,可是最后并没有运作成功。

王天容上向上面汇报。

“还要怎么说透?”樊大章说“这就是同意了,赶快回去跟外商谈吧。”

也就是从这一件事情开始,樊大章才从心里相信“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到”才对王天容的个人能力正式认可。

樊大章比王天容更懂得姚秉诚话的意思。听到姚秉诚这样说,上就告辞,说不耽误领导时间了,我们回去落实。

这次没有越过樊大章,而是拉了樊大章一起去找姚秉诚。姚秉诚的答复是:先跟外商谈,谈,不能只是一个概念。如果是一个概念,我没办法说行还是不行,我不能“批准”一个概念;但是,如果是一个的合作项目,并且这个项目有利于临港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能解决临港市的用电问题,我就可以特批。

同样,王天容在询问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把握。她当时是抱着“有鱼没鱼撒一网”的心态,广泛撒网,不仅向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本撒网,而且还向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这样的单位撒网,甚至把网直接撒到国务院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因为这些单位都有“社科派”反正是熟人,反正也不用咨询费,碰碰运气也好。

在后来跟外商的谈判中,樊大章亲自,帮着王天容谋划策,俨然把自己当成了顾问。有几次,对方甚至认为他是王天容的副手。不过他也不吃亏,王天容非常善解人意,凡是樊大章亲自到场的时候,必让蒲小元协助,搞得樊大章每次都神饱满。

就是这样一个没有获得成功的例,也让王天容兴奋得要死。她上又撒了一片网,咨询什么叫“BOT”并问“BOT”的方式可以不可以用在临港经济特区的电厂建设中。得到的回答归纳起来有两条:第一,首先“BOT”从理论上是可行的,因为法国石油公司在中东国家合作开采石油的过程中采用过类似的方式;第二,目前这合作方式在中国肯定是没有,但是临港市作为特区,如果要尝试,或许可以。

七十万千瓦的发电厂在今天可能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当时还是个稀罕,特别是允许外商在中国特许经营,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在全国都是一件大事,引起了轰动,甚至引起中央领导的度关注。

关键时刻,王天容社科院的背景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就在樊大章对王天容的能力产生怀疑的时候,王天容已经向社科院这个关系网发了一个咨询信号: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怎么能建设一个大型的发电厂?

最后,终于与香港著名投资商胡应湘达成协议,由香港合和电力公司投资完成设计、咨询和施工,享受十年的特许经营权,用电费回收投资,偿还债务,赚取利,十年期满后,产权和经营权无偿移给临港市能源集团。如此,一个总投资四十亿港币、装机容量为七十万千瓦、全日本最先的设备的现代化发电厂迅速地而起,一举缓解当时临港经济特区的用电张局面。

这个咨询听起来简直是逻辑混,没有钱怎么能建设发电厂?

是刘、邓有冲劲,及时提了“狭路相逢勇者胜”最后还真的冲了大别山。

樊大章这样想了,就说明他对王天容的能力产生了怀疑,或者说他对于女人是不是适应这需要冲击力的工作产生了怀疑。但是,王天容的表现很快让樊大章消除了这疑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