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中国的其他周边国家(2/10)

朝鲜半岛上现在有两个国家:朝鲜和韩国。两国的军队在三八线两侧对峙,韩国一侧还有国军队。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因为朝鲜的存在,国的军队被拒斥在中国的边境线以外。这也是中国参加朝鲜战争的结果。南北朝鲜属于同一个民族,将来有可能统一。不过,在统一之前,两侧还将继续把对方视为敌人,或主要敌人的走狗。100多年以来,朝鲜半岛从来没有获得过完全的独立,韩国至今仍依靠国的驻军。压抑的民族情绪总是要通过某途径发来。近年来,韩国的总统竞选人总是要摆反对某个大国的姿态来争夺选票,并在上台后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反对的姿态。国、中国、日本都是被攻击的候选国家。好在这些国家对受到的攻击都没有表现太在意。

朝鲜半岛的统一将大幅度减少国在半岛的影响力。在朝鲜民族主义的压力下,国也许将被迫撤在半岛南的军队。中国也是一个有待统一的国家,台湾海峡两岸保持分裂状态符合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利益。中国唯有分裂,一些小国才能在台海两岸不停地“吃了原告吃被告”中国大陆能够运用它的实力,挤压或争取那些小国。但朝鲜和韩国只能接受对它们双方的外承认。不过,这个无奈也有好,它们不必为争夺外承认而费金钱和外资源。朝鲜半岛维持分裂状况,同样符合许多国家的利益:国军队可以继续留在韩国,日本不必面对一个民族主义也许更激烈的半岛。自朝鲜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对朝鲜半岛越来越到不安。日本相信,半岛上发生的事情可能直接涉及日本,日本的一位主要防务专家说“追溯历史,我们发现…威胁日本独立和安全的所有战火都是从朝鲜半岛燃的。”竹贞秀司:《韩国和日本的防务合作:前景和问题》,太平洋网站,1999年11月。转引自扎勒米?哈利勒扎德:《国与亚洲——国新战略和兵力态势》,99页,新华版社,2001年。这句显然有些夸大。除了蒙古从朝鲜兵侵略日本以外,半岛上的战火都没有对日本构成直接威胁,没有蔓延到日本。这位专家的话表明,日本将再次开始半岛和大陆的事务。

地缘政治的现实与韩国排斥大国的心态相反。朝鲜半岛上的战争与和平不可能由它们自决定。半岛是一个地区,也是大国在东北亚的利益汇之。关于朝鲜问题的六方会谈反映了这错的利益,除了朝鲜、韩国外,还有四个国家参加了会谈。对半岛局势最有影响的国家是国,它在韩国驻扎了三万多军队,在日本的驻军也随时可以提供援助。其次是中国、俄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都是半岛的邻国,其中日本是海上邻国。中国与半岛的边境线最长,一旦半岛上现大的动,中国所受的影响必然最大。所以,中国在半岛上的安全利益比俄国和日本都更大,所负的责任也更大。到目前为止,中国向朝鲜提供的援助最多。

以上所说都是在中国较弱的时候可能现的情况。现在的论者多以此为前提。在“中国威胁论”盛行的时期,中国仍然在担心外来的威胁,似乎有不合时宜。客观地看(即不考虑意图),中国更多是一个潜在的威胁者,而非被威胁者。虽然官方竭力洗刷“威胁”的污渍,无法否认的是,威胁与实力是一致的,而与意图的关系较少。这个理在国内政治中也同样有效。数百年来对中国的威胁路径仍然存在。但中国应该从一个相反的方向去看这些路径,它们也是中国“打去”的可能。当外威胁来临时,中国必定能够打去,给敌人造成更大威胁。与1950年代相比,中国已经有了更多的力量。决策者在思考国际局势,尤其是周边问题的时候,不必再拘泥于过去的防守思维。中国在行动时可以更主动,在谈判中更持自己的利益。

小国游戏大国政治,企图把大国玩掌之间,确实像玩火一样危险。国际政治是实力者的游戏。蒙古,一个夹在中国和俄国之间的内陆国家,人200多万,却要充当一个地区中枢,把国、印度和日本拉去,为自己取得对抗邻国的均势。这几个大国和较大国也愿意给中国和俄国添麻烦,以后可以借此讨价还价。这些国家只是把蒙古作为牵制中国和俄国的一个棋,不需要时随时可以抛弃。那时,蒙古何以立足?何以面对它的邻国?

蒙古国夹在两个大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难以获得完全的自主。广袤、平坦的国土甚至决定了它很难有足够的兵力守卫边界。蒙古国或者倒向中国,或者倒向俄国,或者在两国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满足于缓冲国的地位。第三对蒙古国是最理想的,也是最艰难的。保持平衡不仅要求蒙古领导人有超的技巧,同时也取决于中、俄两国的友好和互信的关系。在欧洲有过成功的先例,这就是瑞士的永久中立,瑞士因此成为一个和平富裕的国家。

中国地图的形状像是一只公,而朝鲜半岛像是这只公下的垂。这个垂对中国安全极为重要。任何一个对中国持有敌意的大国占领半岛,都会对中国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半岛与中国东北相邻,经过辽西走廊,就到了首都北京的门前。在海上,朝鲜半岛是渤海和黄海的屏障。当朝鲜半岛被控制在一个国手中,中国在近海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渤海和黄海有被封锁的可能。以半岛为基地的海军可以威胁到长江以北的沿岸,甚至到长江三角洲。

东北与关内的通主要通过辽西走廊。辽西走廊从锦州到山海关,长180公里,宽20公里。山海关是长城的东,也是抵御北方侵的最后一防线。在过去300多年中,辽西走廊是多次决定大战的战场。明军与满军在这一带打了几十年。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今辽宁兴城)之战中受伤而死。在1640-1642年的松(山)锦(州)之战,清军消灭了关外的明军。1644年,清军经过山海关主中原。日本侵中国从朝鲜半岛登陆开始。后来日本又在东北与俄国大打手,双方共投200多万军队。日本占领东北后向中国内地攻。1948年,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的一场决定大战——辽沈战役——也是在这一带。元、明、清三朝的首都设在北京——在山海关以南不远——目的是抵御北方侵(明),或保持与北方的联系(元、清)。东北方来的清朝也不免来自东北的威胁,当然不是他们留在故乡的同族,而是俄国人和日本人。中国的全球化是从被侵开始的。外战和内战都反复证明,一旦东北失陷,整个华北无险可守。失去了华北,整个中国也就岌岌可危了。朝鲜半岛是东北的门

所以,朝鲜半岛这个垂虽然不属于中国这只,其地位却远远超过了可有可无的雄装饰。它是一个战略要地。在垂的后面,是中国公咙。当朝鲜半岛掌握在敌对国家手中时,这个垂就有可能变成的鸟喙,反啄公。好在朝鲜半岛自现在不备这样的实力。受面积和人所限,在可预见的未来,半岛不能仅凭自己的力量对中国构成重大威胁。

坦那样乐观。

朝鲜半岛:通往大陆的

自2004年以来,蒙古和印度每年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蒙古是一个沙漠和草原的国家,却在向印度学习丛林作战。印度已经在蒙古国建立了监听站,还要设立预警雷达站,用来监听、监视中国的北方地区。蒙古让它的地理位置,换取一援助和支持。由于蒙古国只有两个邻国,它决心要对付中国,就必须和俄国维持良好的关系。反过来也一样。除了俄国之外,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通过它威胁中国。如果蒙古国罔顾中国利益,引力量,并对中国形成威胁,中国就不能不有所回应。蒙古国的任何冒险行动必将对它自己构成威胁。一旦冲突激化,无论国还是印度,都没有能力直接帮助蒙古。2008年夏,中国因为奥运会禁止外国军用飞机飞越领空,蒙古国就不得不推迟与国等的年度军事演习。它的这个困境没有突破的可能。“地理决定命运”的说法对蒙古国同样适用。没有实力作后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像蒙古这样纵横捭阖,怎么可能游刃有余?怎么可能不伤到自己呢?

资源的匮乏大大减少了蒙古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这片土地本没有太大的引力。蒙古国的价值在它的地理位置。不仅对中国、俄国如此,对国、印度和日本也是如此。如果外蒙古回归中国,就会加大中国在俄国远东的影响力;如果俄国像苏联时期那样控制蒙古,就会再次对中国首都乃至整个北方(包括东北和西北)构成威胁。外蒙古东是成吉思汗发迹的地方,他和他的孙曾征服了大半个欧亚大陆。这段历史不断地激起现代蒙古人的民族主义情,却不能改变它的困境。这个国家被外界所忽视。地缘政治争夺的重在它的边界以西。

俄国的远东地区也受制于朝鲜半岛,尤其是海上通和主要军港。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一起堵了俄国军舰南下的通,使俄国海军在远东面临它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同样困境。俄海军更加倚重在堪察加半岛东南端的基地,在海参崴东北2000多公里。那里受的影响,不比海参崴更寒冷,但离腹地更远,不过向大洋的航行更畅通。

东亚局势最不可测的地方是朝鲜半岛。100多年前,朝鲜半岛丧失了独立,成为日本的民地、日本侵略中国的板。现在,半岛南是一个较为富裕的国家、国的军事基地;半岛北是一个贫穷而封闭的国家,但是有庞大的军队,在发展了之后,立场更加。半岛是大国利益织的地方,有重大利益的国家不会坐视其他大国在此坐大。半岛上的对立(不仅是朝鲜南北对立)是一个死结。虽然不排除可能现有利于和平的变化,但总的说来,那是一个潜在的地区,即使不爆发战争并把其他一些国家拖下,也会大量消耗各有关国家的资源。无论怎样,朝鲜半岛的无化符合中国利益,中国不应该在问题上无所作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