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因断裂而凹凸的世界屋脊(2/7)

1983年5月,在雄黄万里的柴达木,在石油基地的冷湖镇那清静幽冷的街上,在白天即是的消失以后,我注望无涯古漠那辽远的地平线,突然想到,产生于国西密西西比河域的,在经过两个多世纪的风雨淋、更新换代之后,蓦然现在中国西的远荒大漠里,现在以天玄地黄为背景自卑地蠕动生存着的人群里,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是有幸还是不幸?但不怎么说,这纵越历史长河、横跨万里大山的联系,让我们的空间意识不由得博大而超然起来,思想也因之无边无际、无古无今了。

遗憾的是,直到现在,即使仔服装已经普及得几乎成了一切阶层的便装或工作服,它依然没有在中国西培养国式仔;或者说,在中国西,真正的仔都是不穿仔服装的,他们依然穿着宽松的袍,着一只臂膀,骑在上,晨暮归。他们是羊的主人,是牧人,他们至今过着单调而艰辛的日,从来不知仔是什么,更不知在内地有些人的里,他们便是本国西仔的样板。

——文化向心理的多侧面、多角度的攻,已经征服和正在征服着不同层次的西人。一个简单的理直到几年之后才豁然明朗:不是由于造就了氓,而是即使是氓,即使是那些在人崩溃的边缘苦苦挣扎的人痞,也残存着一些对对时尚对的恭敬。如果现在还有人公开站来,指责只要是穿了的人便会图谋不轨,便属于氓一类,连真正的氓也要惊愣起面孔大惑不解了。

是文化之一的被接受和被欣赏无疑是文化输的结果。它曾经无形中影响了一代人的审情趣,引起了西人关于丑观的虽然短暂却异常烈的冲突。而这文化心理的变化和冲撞又无时不在现新观念的萌动和旧意识的动摇,一贯不敢正视人线条的东方礼教即使在荒远的中国西也会神经质地慌悚不安起来。

似乎是恍然大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人看到了产生于国的西电影,突然意识到,中国也有自己的西,中国的西不也是荒原连片成群的吗?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西电影呢?报纸和电视开始大肆鼓,关于西电影以及西文学的话题俨然成了主话语的一个重要组成分。这样的结果是,真正的西电影倒并没有拍,电影的主角西仔却像雨后笋一样冒了来,其基本特征便是蓝帆布对人的包装——仔服装尤其是突如其来地时尚化行化了。可以确切地说,在中国的行最早的发端便是西而不是较为发达较为开放的东沿海。西也因此最早有了对的可笑可叹的反动:一个大学二年级的男班主任居然向全班宣布:“我看穿的统统都是氓。”

3

满足外界的好奇就必须让青藏本土的居民永远都是钻渡河,背着木桶运,赶着牦去五百里以外换盐易粮?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任何形式的发展和步都是以牺牲本民族的固有习俗为抵偿的,谁也没有权利借保护青藏特而让民众永远生活在颤动的温饱线之下。人类理现只应该是走向现代而决不应该是回归原始。回答这样的诘问同样也是艰难的,因为我们并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人类理,并没有公认的审判一切非理言行的客观准则。我们的充满了主神的膨胀和武断,我们给自己的言说披上了历史主义 蒙昧主义和理想主义 功利主义的外衣,使它们在受到时间的审判之前,始终都有一合法的自然也是合乎逻辑的表现形式。然而,言辞的暗淡并不妨碍心灵的灿烂。我们假设理是存在的,假设它已经给我们至少给我们的心灵提供了一可能:一切都必须在理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否则就将是一永远都面临惩罚的存在。

这就是先锋的代价,是让我们可以咀嚼一番的历史风波的一尘一烟。

酒场,在晚的飞雪中飘来逸去,像一叶烘烘的轻舟。抛远了人生的装腔作势,忘却了痛苦的声嘶力竭;作的张狂,矫情的掩饰,唯我独尊的二郎悠悠翘起,尖鞋上闪烁一团航标似的荧光;失意者朗的笑声,得意者莫名的叹息。歇斯底里和酒的媾,眨间分娩一个健的儿来,那便是瞬间超脱。在这场合,你可以觅到各份的人:整天于书斋独对寂寞面悬想的学者,来自草原那些科研单位和保密工厂的伤的小布尔乔亚,已经由犷和豪放转向细腻和沉默的石油工人,从课堂中走来的带着浮躁不安的时代彩的研究生,跻财富世界的称职或不称职的企业家,整日给七八岁的孙传播牢情绪的离休老,还有作家、商人、官吏以及连自己也说不清整天在什么的自由职业者。他们对酒场的衷并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只是为了闹一番,为了证实自己在人群中的存在。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在枯燥寂寞地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何不向几个熟识的人谈谈自己的苦恼呢,何不来受一下别人对自己的关心、羡慕或者怨怒呢。而产生这想法的前提便是那由经济发展、激烈竞争和心灵隔带来的人的孤独,它让酒场上的瞬间超脱充满了对传统的平静生活的留恋和竞争疲惫后的

一个官员居然提议:“公安局要负起责任来,借这次严打,把那些穿氓好好。”

这就是文化输的错位,是传统和时尚的距离。它说明发展新生活并不意味着消灭旧秩序,现代文明和原始古朴并不是一对互相见不得的冤家,我们面对的也并不是一非此即彼的选择。在生活的里,完全可以到你走你的,我过我的独木桥。关键是认同,是愿望是否已经主宰你的行动,是信息的接受和传播是否已经形成了某一局、某一区域或某一人群的“国民心理”在这里,最可怕的,应该是把墨守成规、不思取说成是忠于传统、尊重习惯,又把真正的忠于传统、尊重习惯说成是愚昧无知、冥顽不灵。也就是说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国民心理”来对待青藏原的“国民心理”因为国民心理永远是衡量先与落后的第一尺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