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一条婉丽的shui域(2/2)

站在船栏杆旁,奋力把石投掷江。石,彷佛有了生命,只一旋,便不见了。

无情,因此不老,故而常在。

将自然的归还自然,让那些石循着千万年的记亿,泅回最初的滩

我们烈地唱着,把周遭空气唱得活动起来。可以听见风声呼啸;可以听见江翻腾;甚至还可以听见盘旋天外的阵阵轻雷。

匆匆赶上甲板,才发现自己来得并不算晚。看来,"割舍",确实是人情中艰难的一桩。

石璧上残留着古代栈遗迹,三分天下时代,那些机智、谋略、争战,雄姿英发,仅存石上的凿痕斑斑。耗磨一生魂,油枯灯尽之际,犹因壮志未酬而泪落满襟的英雄豪杰,如今又在何

当我们在船行放生石的仪式,夕缓缓在后沉坠;同时,游正航武汉市,穿越壮观辉煌的长江大桥。

只有我们,坐在山与黑夜的边缘,风刮在锐的肤上。那持续的闪电,成为瞳中最璀璨的印象。

观景台很静,连天边的闪电也像是被消音的影片。同伴们忽暗忽明,单薄得像一张张剪纸,瞬间置于影片中,瞬间又在影片之外,沉寂而虚空。

江上风云诡谲多变,白天日丽风和,夜以后,漆黑的天幕,时时被闪电撕裂。

我们坐在观景台,散开方才沐洗过的发丝,仍着,让风。今夜,的是东南风或是西北风?

不知是谁起了个音,哼唱一段歌曲。原本微弱而单调的歌声,因朋友的加而丰厚立。我们一首接一首,不愿停止。有些歌唱了,不能继续,立即再换一首歌。

好充作纸镇。船夫在途中一小洲泊岸,任游客们上去捡石作纪念。我们早将塑料袋准备妥当,争先恐后,在边拣选,连抬的时间都没有。直到将石盛在竹篮里前来兜售的小童呼唤,我把自己捡的拿给他看,而后坐下来息。而后发现,环绕着的山如此朗,把每张面容映照得莹莹明亮。

武汉市与长江大桥的灯光照亮了天空。我不禁揣想,那一年,改变历史的一场烈火,在赤燃,烧成了怎样的天空?

在长江的最后一日,将行李整理好,捧起沉重的一袋石上甲板。和朋友们约好了,黄昏时分,把多余的三峡石放回长江。经过多少岁月的冲击,才能成就这些彩与形状,令人不释手。但,我们只应该选择一颗最的,将它千里迢迢携回;至于其它的,便成为负累。我在客房内,左右为难,费了不少时间,留下一块灰白图案的石,它使我想起"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而这中国最长的河,也是有情的。它经过屈原的故里;王昭君的家乡;两岸猿声中与李白轻舟相逢;白横江里苏东坡赤成赋。它是温柔的,不像黄河的奔放狂野;它不肯横暴地任意改换河,始终是那样安定、绵长的一条域,育了南方大地的繁华,以及婉丽。

同船的游客都在灯火通明的船舱里,谈、舞、吃心,兴采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