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给HDL(2/2)

删除大脑(删除上帝的游戏机)怎么样?像有些参禅悟者主张的那样,断灭一切智识,人人都去成佛,不好么?我总觉得这不大可能,我总以为灵魂或者佛必不是一固定的所在(或者宝座),它是一个动词,它只在一条行走着的路上,只有在接近它而又永远走不到它时,它才呈现。这不是删除大脑(把众生都删除成傻瓜)所能办到的。可是对大脑的拜又总是让人走歧途,因为只是智力这么活着、嚷着、比赛着,智力终有一天要聪明到发现这境的无味。我有时想:上帝把人隔离,原是为了人的团聚,上帝几十亿大脑就是为了让我们有办法去跟随灵魂,上帝互相不能听懂的语言正是为了那座通天塔的建造。要是人人都已成佛,或者给人一座现成的通天塔,人可还往哪儿走呢?无可去,灵魂倒要消散了。(其实,正是一个个脑细胞的互相联通、互相的往来投奔,才使灵魂成为可能的吧。)

问候LX。问候你们的女儿。

我不能在空间里随心所地到去跑,不过我并不是因此而不赞成“被空间中的新奇牵引得到跑”我其实是非常想到空间的新奇中去跑的(去不去得成是另外一回事)。我只是说:不你是否在空间中跑,不你的空间是大是小,不那儿有或没有,以及有多少新奇的事,文学也主要是发生在心魂里的事,尤其是发生在心魂中一直被遮蔽之的事。发生在心魂里的事,似乎仅仅用“发生”这个词就不够了,要用“发现”因为,如果心魂没有发现它,它就等于没有发生。而发现,必定是由于传统的神关注和先锋的探问激情,否则,心魂被遮蔽的事就很难被发现,文学就只好到心魂之外的空间中去跑了。

1995年7月10日

大安!

我不大看仅仅发生在空间的故事,那样的故事全世界每天不知要发生多少,似乎与我关系不大。记得有人挖苦作家说“把人家的事写一遍,还跟人家要钱”这挖苦。我想,其实没有一篇好作品是纯粹写别人的,而只可能是借助很多发生在空间中的别人的事,在写发生在自己心里的事,准确说是发现早已存在于自己心里的事。

我有时想:若是世界上只有我,我心里大概就什么事也不发生,甚至脆发现不了我自己。我心里之所以有所发生或发现,就在于这世界上还有别人,在于我与别人相关。所以,其实也没有纯粹写自己的作品。我有时想:心魂和心魂一向是联通着的,在那片混沌之域各居一隅,但是并不隔离。是大脑把人隔离的(就像一个个“286”、“386”、“486”未能联网),当大脑受到拜之时,人为和灵魂都穿上衣裳——棉、绸的织品,或语言的遮蔽。不过这境并不值得厌弃,这恰是写作发的地方,别忘了去哪儿就好。

越说越远了。本来是想给你写封信,却正儿八经地又像是起文章来了。主要是有些七八糟的想法,想说说。主要是觉得很多文章竟是在灵魂之外的作。作是一个时髦用词,看来,大脑一旦只对着大脑发狠,必会选中“作”这个词的。

你上次讲的,我觉得句句在理。你靠直觉,那就是天赋。你只差一写,虽然写起来也得费力气——费大脑。我是更多地用脑的人,这不是天赋。有两人,一是生来有悟(直觉,或者叫通灵),另一是命运把他扔在一个使他不得不想一想灵魂问题的地方,我是后者。

即颂

史铁生

风格、派和技巧,而恰是对灵魂的来路和去的关注,是接近上帝的心愿,又是对永恒距离的接受,这些自打人成为人那天起就一直有,所以谓之“传统”“先锋”的探问激情若仅仅对着古往今来发生在空间里的未知事,就差不多离开了文学,离开了传统,离开了。“传统”若画地为牢,就差不多像是将死的老人一心只求长寿,再看不惯青年人忘死的恋了。事实确是如此:老化的征兆,正在于这探问激情的衰退,而年轻的先锋又容易被空间中的新奇牵引得到跑。这作为一个人或一个作者,都无可厚非,甚至是一必然,大惊小怪倒是不必。但文学若总在这两端,就不像什么好事。最可期望的是:文学永葆它的探问激情,同时又总是向着那一片无边无际、混沌不清的灵魂领域。正因其无边无际和混沌不清,这探问才永无止,激情也才不会衰退。

还有一句话要说:你所受到的困苦,我都懂。懂,于是就不必多说。但是在写作中是不能绕开那些困苦的,因为灵魂正是在那些困苦的地方。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