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niu津童话(2/2)

想到这里我不能不念吴小莉。前些天她托人远带给我一英国当代童话《哈利波特》Harrypotter,还在书的扉页上写了一封信,说不仅供我在旅途中解闷,而且要证明在繁忙的劳务中读童话好玩极了。

领悟于此,也就领悟了津大学一隐秘的风范。

这位数学教师也正是在一次旅行中,给一位小女孩讲了这个自己随来的童话,讲完,无论是小女孩还是他自己都觉得有意思,他便用刘易斯·卡罗尔的笔名写了来。他当然没有预料到,这将成为一世界名著。

例如,他们说起的十六世纪某个圣诞日发生在津的故事,就很有这样的味。说是那天一名学生拿着书包在山路上行走,遇到一野猪,已经躲不开了,只能搏斗。野猪一次次张开大嘴扑向学生,学生灵机一动,觉得必须找一个嚼不碎、吞不下的东西到野猪嘴里,把它噎住。什么东西呢学生立即醒悟,从书包中取一本刚纔还读得昏脑胀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往野猪嘴里去。

但愿中国读者不要去他著作产生的环境,只从他那里寻找单向安,以为人类的步全都笼罩在中国古代的那几项发明之下。须知就在他写下这书的同时,英国仍在不断地制造第一。第一瓶青霉素,第一个电,第一台雷达,第一台计算,第一台电视机,…即便在最近他们还相继公布了第一例克隆羊和第一例试婴儿的消息。英国人在这样的创造狼中居然把中国古代的发明创造整理得比中国人自己还要完整,实在是一气派。我们如果因此而沾沾自喜,反倒小气。

我要他们举几个例,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终于又一次证实了我多年前的一个觉:幽默的至形态是自嘲。

正是小莉送的书,使我昨天在津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丽斯漫游奇境记》时会心而笑。这个童话小时候就熟悉,后来纔知它的作者居然是津大学的数学教师查尔斯·奇森。

教师们哈哈一笑,便去享受那香的味。

我问两位留学生:“在这里读书,心里张吗”他们说:“还好,英国人怎么着都不乏幽默,三下两下把压力调侃掉了一大半。”

维多利亚女王也读了这本童话,不释手,下令这位作者下次不什么书都必须立即呈送给她。于是,她不久就收到了一本作者的新着:《行列式———计算数值的简易方法》。

很大责任,例如因年轻气盛而狂言,引起市民不快。但从总而言,主要责任在市民,他们把自己保守、落后的生态看成是天下唯一合理的生态,因而产生了对他们不熟悉的生态的极度和激烈抗拒。

小莉是对的。虽然我很早就明白人类文化的起和终都是游戏和童话,但在实际的时候又常常会被纷的现实所掩盖,心情变得沉重起来,因此总要有人提醒。

历史总是以成果来回答大地的。先是昂昂然站顿和达尔文,以后,几乎整个近代的科学发展,每一个环节都很难离得开津和剑桥。地球被『称量”了,电磁波被“预言”了,电、中、原被透析了,DNA的结构链被发现了,…这些大事背后,站着一个个杰的智者。直到现代,还络绎不绝地走了凯恩斯、罗素和英国绝大多数首相,一批又一批。周围的居民赶着瞻仰风采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来围攻在大学城,有时会产生一误会,以为人类文明的步伐全然由此踏。正是在这误会下,站来一位让中国人到温的李约瑟先生,他费几十年时间细细考订,用切实材料提醒人们不要一味陶醉在英国和西方,忘记了辽阔的东方、神秘的中国。

野猪果然消受不了亚里士多德,吞噎几下便憋死了。学生回到学校一讲,同学们上山割下那个野猪,把它烤熟了,当夜就端到了教师的圣诞餐桌上。意思不言自明:尊敬的老师,你们教的学问真了不起,活生生把一野猪给憋死了。

我想,这是教师的自嘲,也是学生们对自己学业的自嘲,更是津的总自嘲。

从此,这味成了圣诞晚餐上的招牌菜。

女王当然很吃惊,但我想她很快就能领悟:越是严肃的人群越是蕴藏着顽和天真,否则无法解释她自己为什么政事繁忙、威权隆重还会着迷于年龄早不相称的童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