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文字外的文明(2/2)

一九九九平十一月六日,约旦佩特拉,夜宿silkRoad旅馆

显形文明因为理清了自己的历史逻辑,容易使后人以夸张的方式来理解它们存在的广度和度。但这夸张,掩盖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丰富、杂、争逐和湮灭!人们对文明史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文字记载上,以及记载者制订的规范上。这让挤生怪,因为人们认知各复杂现象时总会有一简单化、明确化的望,尤其在课堂和课本中更是这样,所以,取消弱势文明、异态文明、隐蔽文明,几乎成了一普遍的社会心理习惯。这心理习惯的恶果,就是用几个既定的概念,对占今文明现象定框划线、削足适履,伤害了文明生态的多元和天然。因追求过.度的有序而走向无序,因企图规整文明而变成损伤文明,这是我们常见的现象。更常见的是,很多人文科学一直在为这现象推波助澜。

佩特拉以它惊人的丽,对此提了否定。它说,人类有比常识更长的历史、更多的活法、更险恶的遭遇、更寂寞的辉煌。

有王国存在过,却完全不知存在的时间和原因,更不知统治者的姓名和履历;估计发生过战争,却连双方的归属和胜败也一无所知;目睹有建筑,却无法判断它们的主人和用途。

只有一些游牧四的贝都因人<Bedouin。)在这里栖息,我不知他们面对这些壮丽遗迹时作何想。他们的后代也许以为,天地间本来就有如此华的厅堂玉阶,供他们住宿。刀阵么,他们如果不小心游牧到黎,也会发“不过尔尔”之叹。

但是,大约到公元七世纪,它突然变得冷清,甚至渐渐死寂。究其原因,一说是过往客商已经开辟海路,此不再成为通释站;二说是遇到两次地震,下倾的山石使人们不敢再在这里居住。

的文字还在哪个没被发现的石窟中藏着,因此我们对它的历史,只能猜测和想象,

一般认为,它大约是公元前二世纪那特亚人(Nahat。an)的庇护地,他们是游牧的阿拉伯人中的一支,从北方过来。一度曾经显赫,因此这个隐蔽的地方也曾闹非凡,过往客商争相在曲折的雨,把它当作站。它也曾人罗人的势力范围,因此打上了探的罗风格印记。

站在佩特拉的山谷中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路探访的,大多是名垂史册的显形文明,而佩特拉却提供了另一让历史学家张的文明形态,这样的形态在.人类发展史_上应该比显形文明更多吧?

总之,它彻底地逃离了文明的视线,差不多有一千年时间,的玫瑰红殿和罗竞技场不再有人记得,但它们都还完好无损地存在着,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