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侠:中国的读书跟西方反着。人家是大学本科最好读,越往上越难,读个博士七八年。十来年读不下来的是常事儿。
老侠:有是有,但肯定成不了时尚的儿,寂寞无助,连
书都找不到门路。
王朔:十年、二十年…
中国是本科最难读,越往上越好读,博士学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影响力。
老侠:有本法律界非常有影响的名著,叫《法律与革命》,是个国教授写的,他叫哈罗德·J·伯尔曼,你想不
他这本书用了多长时间。
王朔:咱们没有那么傻的人。
老侠:哪有傻到这份儿的人,开玩笑!追着狼走,这个狼
赶不上,哗"地又是下一拨儿了。
王朔:你说日本对西方的整理跟咱们也一样么?日本好像有儿既跟西方走又特想自己
条路,也跟
国人说不。
日本学者的中国文化研究,比咱们扎实得多。中国人太
投机取巧了。许多硕士、博士论文中的引文都是从什么地方看到的,别人引了他就拿来用,不会自己下功夫找原著读一读,甚至连
对一下
都懒得
。什么东西对我的论文有用,还要不费力,就投机取巧地用了。他们也知
,反正导师们也稀里糊涂的。
老侠:类似余杰这么明的才俊,就是本来
净的书桌,也会
王朔:是呀。那么,
成了,也老了,完了。什么也享受不到了。谁愿下这大功夫。咱的学校
制对学者。教授的要求,有没有什么量化的标准?我是说,怎么才能混成
面的学者?有没有
的标准?
现在的中国人,离认真的学术、认真的人太远了。
老侠:四十年。
老侠:等院校中最令人羡慕的是那些既当它又有学术声望的聪明人,就像当年的王蒙,既是文化
长又是知名作家。
王朔:你是不是说,在这里面我想正派,可我不知怎么正派。
王朔:就是说正经人
累的,
别扭的。那些在学问上真一
儿的人,是不是应该有一些?
老侠:唉!现在…难找呀!
王朔:校里不至于如此龌龊吧。不是说校园中的书桌还是方净土吗?
西方人论文,每一个注都要有关于
的详细说明。观
摘要,证明你读过这本书,他们的博士论文的注释
分往往比正文还多。中国的导师不会这么为难自己的学生。学生论文的通过与否,涉及到导师的荣耀和面
,所以论文答辩时请谁不清谁
有讲究的,这里边的人情学问不次于
论文的学问。听说现在可以用钱直接买学位了。改革了嘛,钱一
用,人情自然就淡泊了。钱就是人情,就是关系。
老侠:就是。你想人的时候却不知
怎么
人,你不拿自己当人不想
人的时候却混
个
面人的名声,活得非常好。
浮的。拿过来过过一时的嘴瘾,风一过,就烟消云散,很少有人认认真真守着一个东西皓首穷经的。鲁迅就说,拿来的全是新的,即时的,一会儿一换,像服装展示会上的模特们穿了脱,脱了穿,不重样儿。"五四"时期如此,今天亦如此。
王朔:西方也有认真与不认真之分吧,我不信他们就个个人
学问都认真。
王朔:咱们算学者的也有几十万人吧,里面总有几个是正派的吧?
老侠:日本人特别叫真儿。咱们的许多外来术语都是从日本那儿来的转
贸易。像"哲学"、"
学"等等。日本人
学问的态度比咱们认真,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