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一 历史在这里徘徊
余杰《铁与犁》:百年中日关系沉思录
本书是余杰随同大型电视记录片《铁与犁——百年中日关系沉思录》摄制组访问日本时写下了一组访问日记。在访问日本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余杰先后访问了十多个大中小城市,采访了包括国会议员、政府官员、二战老兵、和平友好人士、大学教授、律师、记者以及普通民众在内的近百人。如此shen入而广泛地接chu2日本社会,即便是在日本生活多年的留学生和其他人士也难以zuo到。也许,它能为那些对日本及中日关系问题gan兴趣的朋友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一历史在这里徘徊
日本,一个开满mei丽的樱hua的国度,一个将日常生活高度艺术化的国度。
日本,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居,曾经是中国文化最热烈的崇拜者和学习者。在日本,最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某些jing1髓bu分,如服装、建筑、书法、围棋和禅宗思想。
日本,东亚边陲的一个群岛之国,近代以来却又用武力将中国bi1到了亡国灭zhong的边缘。
十九世纪末以来,中国所遭受的苦难许多都与日本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历史学家郭廷以认为:“两千年来,中国施之于日本者甚厚,有造于日本者至大,百年来日本报之于中国者极酷,为祸中国者独shen。近代中国所遭受的创痛,虽然不能说全bu来自于日本,但实际上以日本所给予的最多最ju。”
日本,今天亚洲最富裕的经济大国,全球第三大经济实ti。它是中国对外关系和贸易中绕不开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跟我们同为黄zhong人的大和民族,直到今天依然让我们gan到陌生、隔mo和困惑。我们理解日本人,甚至比理解欧洲人和mei国人还要困难。
日本作家、一九九五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在颁奖典礼上用“暧昧的日本”这个词语来形容日本近代以来的文明。这是一个经典的概括。在中国人的yan里,日本在地理位置上很近,在jing1神气质上却很远,中国人观察日本的时候总是显得雾里看hua、扑朔迷离。
一九七二年九月二十九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中日联合声明》,至此两国真正结束了漫长的战争与敌对状态,实现了bangjiao的正常化。然而,双方国民之间的不信任gan并没有随着一纸声明而全然消失。怀疑与猜忌,疏远与蔑视,依然扎gen于那场血与火的战争。
中国和日本,一个拥有资源,一个拥有技术;一个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个是全球金rong和制造业中心。两国都对对方有着极大的需求,然而又互相猜忌。更为要jin的是,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又都是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国家。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关乎两国的安危,也牵扯着整个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没有一个人喜huan永远躲在故纸堆中生活,也没有一个民族愿意永远背着历史的包袱蹒跚前行。历史这本大书,总得不断翻开新的一页。很多中国人愿意以最大的善意、宽容和谅解来看待中日之间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然而,近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历史,那充满硝烟和血腥的历史,似乎总是难于翻过去。
这一页的历史翻不过去,主要原因不在中国,而在日本。
当日本的法ting驳回中国战争受害者对日本政府的诉讼的时候,当日本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在钓鱼岛修建标志xing建筑的时候,当日本的历史学者宣称南京大屠杀是虚构事件的时候,当日军遗留的化学武qi再次夺去中国百姓生命的时候,当日本的首相及政府要员参拜靖国神社的时候,宽宏大量、与人为善的中国人民不得不拍案而起,齐声谴责。我们不渲染仇恨,但要捍卫尊严;我们不寻求报复,但要还原历史。因为我们痛苦地发现,那血迹斑斑的历史如此shen刻地联系着现实。
二零零三年八月四日,侵华日军二战期间遗弃的芥子毒气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生xie漏,造成四十名中国平民受伤,一人死亡。对此事件,日本政府chu1理滞后,日本媒ti表现冷漠,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与谴责。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完成了一项有关“八·四”毒气xie漏事件对中国青年影响程度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百分之九十七点九的中国青年关注“八·四”事件,百分之八十三点二的中国青年由此对日印象变坏,百分之八十二点二的中国青年表示不能接受日本政府所谓的“wei问金”
受调查者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一个拒不承认历史的日本,我们肯定不会有什么好印象。”
“‘wei问金’总让我想起‘嗟来之食’,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日本应该从中xi取教训,尽快清除遗弃在我国的所有武qi。”
“对于‘八四’事件,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会对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态度gan到十分反gan和痛恨,对受害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和难过。”
二十世纪九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