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历史舞台(10/10)

已有高度成就,中华人已建立了强大的政府组织达一千余年,而遍地仍布满了使中华人狼狈不堪的野蛮民族。那些被称为“戎”、“狄”的野蛮民族的若干部落,距当时周王朝的首都洛邑(河南洛阳),最近不过三十公里。周王朝的国王有时还得跟他们结盟,有时还被他们赶出洛邑。

然而,大概就在那时候,中华人形成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特有性格:第一是确定了农业生活,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民族像中华人这么喜爱耕种。中华人足迹所到之处,必然地会出现青葱的农田。一个中华人就是一棵树,离不开泥土,而且紧抓着泥土,根深蒂固。第二是中华人喜爱和平,这是由泥土的芳香而来。游牧民族和商人先天的具有侵略的冲动,农民则根本不喜欢侵略,因为侵略行为和侵略结果都对他没有直接利益。只有长久的安定,才可以保障田中的庄稼收获。第三是中华人日增的保守性,农村是世界上最少变化的社会,缺少刺激和竟争,不容易产生冒险的和开创的精神。从这种社会孕育出来的儒家思想在政治上和教育上取得控制权之后,更使保守的倾向加强。

中华人是世界上最善良的民族之一,虽然在历史上不断出现战争,不断出现杀戮,但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都是如此,不同的是这都不是中华人主动的追求。只有在受到外来异民族过度的侵略,或受到贪暴官员过度的迫害时,才会发出壮烈的反击。中华人真正的英雄气概和高贵的精神价值,在反击中全部显露,也在这种反击中,滚雪球般地不断壮大。

信史时代之后不久,中华人即创造出中国第一个黄金时代——大黄金时代,自纪元前五世纪到纪元前一世纪,这正是中华人的青春年龄,有无穷的澎湃活力去追求进步和胜利,他们使古中华文明光芒四射。

中华人最早的劲敌是瀚海沙漠上的匈奴人,经过三百年的战斗而终于把它击溃,匈奴一支向西逃亡,引起欧洲民族的大迁移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一支于一世纪时向中国投降。四世纪时,匈奴人和散居在中国北部中部各地的鲜卑人、羯人、氐人、羌人五种少数民族,被称为“五胡”乘当时的晋王朝因残酷、愚蠢和长期的自相残杀而失去控制力之际,纷纷叛变,跟若干中华民族的野心家先后建立了十九个独立王国,造成历时三百年的大分裂时代。

大分裂时代于六世纪结束,五胡全部被中华人同化。一个含着五胡血液的新生的中华人,昂然兴起,在七世纪时再度发挥他们强大的能力,创造出中国第二个黄金时代。但在匈奴人遗留下的真空地带上,又出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侵入的突厥人①,他们先后建立了很多汗国,最著名的是突厥汗国和回纥汗国。

①突厥人人主匈奴故地在公元五世纪——编者

中华人跟突厥人战斗,也历时三百年,突厥人的最后一个汗国回纥,于九世纪时瓦解。中国北方第一次没有外患,可是西南方位于世界屋脊的藏民族,居高临下的开始入侵。中国用尽了浑身解数,包括美女攻势,才把他们挡住。而北方转眼间又恢复原状,契丹民族崛起,统一了突厥故土上的零星小部落,建立辽帝国。

这时已是十世纪了,中国开始衰微。在短暂的小分裂时代,人数不过十数万的突厥人的一支沙陀人,就在中国建立了三个短命帝国,并且把以北京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出卖给契丹人,使万里长城的功能全失。

小分裂时代匆匆结束后,中华人再度统一中国,而且混合着突厥的血液。但是已不再像大分裂时代结束后那么蓬勃振作的立即复兴。这至少由于两个原因:

一、佛教的传入,使人认为痛苦是命中注定、无法避免的,但它却是来世欢乐的种子。反抗暴政、反抗侵略和追求幸福真理的意志,普遍消沉,有时候且被认为毫无意义。

二、儒家学派的主流理学兴起,士大夫阶层的结构更为坚固,他们运用政府的和礼教的力量,阻止任何改革,使公孙秧于纪元前四世纪时造成的因改革而突飞猛进的奇迹,不能再现。中华文化已进入老境。

到了十二世纪,鲜卑一支的女真人在东北松花江流域建立金帝国,以雷霆万钧的力量把契丹人击溃,把汉民族建立的宋帝国从华北大平原驱逐到长江以南。十三世纪,匈奴后裔的蒙古人在女真人的背后漠北崛起,如法炮制的把女真人击溃,再把局促在江南一隅的宋帝国消灭,将整个中国置于控制之下。

于是中华人第一次尝到亡国滋味,一向以天之骄子自命的中华人,在蒙古帝国中,被列为次于蒙古人和西域人的第三等人和第四等人(淮河以北中华人属于第三等,淮河以南中华人属第四等)。这种遭遇是难堪的,和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情形一样,野蛮人征服文明人,反而把文明人当作劣等民族看待。

蒙古人统治中国不到一百年,于十四世纪时,被逐出万里长城。蒙古人跟一个深入宝山空手而回的粗汉一样,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太少了,所以在回到他们荒凉的故土之后,仍过着他们原始的游牧生活。

然而,混合着女真人和蒙古人血液的中华人,仍不能精神饱满地一跃而起,因为他太过于衰迈。接替蒙古人统治的是中华人建立的明王朝,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使人倒胃的一个政权,它采取一系列的窒息民族灵性、伤害人性尊严的措施,诸如:

一。严格的闭关自守,减少或根本断绝跟外国的贸易和交往,竭力拒绝吸收新的事物和新的文化。

二、建立八股文的科举制度,士大夫阶层范围扩大,定理学为官定思想,知识分子的头脑一天比一天僵化。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