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二章议和真相(2/4)

答:敝方驻扎平壤,专为求封,向天朝示好。因天朝大军攻城,不得已而防之。然而此后我方已迅速退至京城。

答:因天朝使臣沈惟敬告敞国,天朝答应封王之事,我等信以为真,且天兵七十万已至朝鲜之北,故匆匆退回,还王重臣,并将七一并还与天朝。

蕉庵半天无言。秀吉提的议和条件,确有这么一条。可这一条本不会让大明皇帝知,小西、石田等人也不会答应。

“这倒像是主计的作风,忠于职守。可事到如今,总有为时已晚的觉…”

“岂有此理!如不言巧语欺骗太阁,小西、石田等人自会丢人现。”蕉庵把茶碗轻轻放到木实面前,“太阁现在还是这态度?”

问:朝鲜乃我天朝属国,尔国因何在前年侵犯?

木实连连追问,蕉庵却一声不响,只顾搅动茶刷,半晌,才问:“太阁至今还未见加藤主计吗?”

问:秀吉既巳拥有六十六岛,自立为王,为何还要远求封?

“真是天大的耻辱,为父也为之汗颜。太阁好歹也获了朝鲜四,算是胜了,却被沈惟敬等人玩掌之间。太不像话,太耻辱了。”

答:谨遵圣谕,决不违抗。

木实急不可耐读了起来。没等读完五行,她脸上就挂不住了。据记录,小西飞騨守与大明宰辅石星的对话,由石星的问话开始,一上来就像在审问重罪犯人。

答:天皇即国王,然被信长所杀。

问:因何退至京城,并送还朝鲜王与诸重臣?

“因此,太阁才以为对方接受了条件,以为大明皇帝会将公主嫁到日本来…”木实刚一放下茶碗,便急:“大明公主若是不来,会怎样?”

蕉庵故意顿了顿,大声呷了一茶“本不可能来。李宗城未到釜山就逃跑了,这便是最好的证据。”

“不知如安在北京是如何涉的,总之,大明方面答应了如安的请求,决定派李宗城为使。”

“这…到底怎么回事?”

“是。太阁还大发雷霆,骂清正阻碍议和。”

问:汝等上虽言求封,然犯晋州实属不信之举。答应册封之事,已通过沈惟敬告知,汝方才也言信以为真。既如此,应立即回国待命才是,为何继续运送兵粮,构筑工事,久居釜山而不去?

问:汝国既称天皇,又称国王,天皇乃国王乎?

答:太阁见织田氏被明智所诛,且朝鲜接受天朝封号,人心安定,万民臣服,故亦来求封。

答:此皆因封使果真来否,我等一时难以确定。一旦使者莅临,所有工事均立刻焚毁。

“父亲这里一定会另有些消息。若船上没有大明公主,事情会怎样?”

蕉庵轻轻摇摇,伸手摸向炉前的文卷。“真令人难以置信。这就是大明中对如安和其官员的涉实录。既是对方所录,难免有掩饰…可读了这些,连我也恨不得找个去。”说着,蕉庵摸一个纸卷,上边一行行汉字之间,都用红笔详细译作了日文。有了它,所有的谜团都可解开了。

“你先不要急,静下心喝杯茶…小西如安以使者份赶赴北京,你知吗?”

“知。”

“父亲得到的消息是…”

读完之后,木实呆若木。别说明朝公主,就连秀吉所有议和条件都只字未提,甚至说天皇也被信长公杀掉,已不存在了。不知此人特意赶赴北京,究竟于何

问:朝鲜告急,故天朝发兵救援。若乞求封赐,彼当立即归顺才是。然尔等在平壤、开城、碧蹄馆等地负隅顽抗,是何理?

“这么说,还是行事鲁莽的加藤把他吓跑了,石田所言难是真的?”

问:明了。既如此,吾自会奏请吾皇答应汝之所求,早日回去准备迎接册封使。如有不敬之举,天朝便不准封。

答:敝国求大明封赐,曾委朝鲜王求之,然朝鲜隐瞒实情,不为转达,此乃欺人之举。

“应该没变。不过经过这次大地震后,对加藤的惩罚轻了些。值此非常时期,加藤不得不立刻赶赴伏见,担任起守备重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