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以来,欧洲人的基督教信仰已逐渐解。上帝死了,宗教的
藉不再能把我们带
绝对的境界,生命的苦恼重新折磨欧洲人的心灵,要求哲学加以正视。叔本华是近代德国第一个正视生命的苦恼的哲学家,他认为要摆脱生命的苦恼非抛弃生命本
不可,自我与绝对相结合的唯一方式是自我的绝对不存在。这实际上是否认哲学在人生
本问题上能够提供智慧。
当尼采以研究希腊悲剧开始他的哲学生涯时,他正是受了叔本华的影响,自觉地把生命的苦恼作为他的哲学思考的主题。但是,他不满意于叔本华否定人生的消极答案。以寻求人生意义为使命的哲学,却教导人们否定人生,这不是对于哲学智慧的讽刺吗?他第一要承认人生的悲剧,从而与基督教的虚假乐观主义和科学至上的肤浅乐观主义相反对,第二要战胜人生的悲剧
,从而与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相反对。他从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祭这样一个艺术史事实中引申
了他的
本
结论:用酒神的智慧来战胜生命的苦恼。
《悲剧的诞生》谈的是作为艺术类的悲剧,然而悲剧艺术仅仅是尼采解决人生问题的实验室。他由此提炼
来的酒神
神,是他的全
哲学的灵魂。其主旨是肯定生命,而为了肯定生命,就必须把生命本
所固有的痛苦和悲剧也一并加以肯定。生命的苦恼类似于
情的苦恼。尼采常常把生命喻为一个妩媚而又不驯的女
,她引诱我们,使我们迷恋,和她难舍难分,可是到
来她又抛弃我们。那么,我们就因此不
她吗?不会的。“对生命的信任已经消失,生命本
成为问题。但不要以为一个人因此成为忧郁者!对生命的
仍然可能,只不过用另一
方式
,就像
一个使我们怀疑的女
。”其实,生命的苦恼正来源于对生命的
,愈是
,此
苦恼必定就愈
。叔本华要我们放弃对生命的
,灭绝生存意志,以此免除生命的苦恼。尼采却主张
于对生命的
而接受生命固有的苦恼,通过
扬生命意志来战胜生命的苦恼。这是两个人
本不同之
。
更一步,生命的苦恼本
未尝不是生命
乐的一
现。没有痛苦,人只能有卑微的幸福。伟大的幸福正是与
大的痛苦相对抗所产生的崇
。世上没有比那些无所用心的幸运儿更可怜的了,相反,像拜
、贝多芬这样的悲剧
灵魂,尽
比一般人
受了更多更
烈的痛苦,可是他们所
受的生命的
大
乐又岂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在人
上,琐屑的烦恼总是与渺小的
乐结伴而行,伟大的痛苦则与伟大的
乐如影随形。天才都是一些对于生命的苦恼有着
切
受的人,这是一
形而上的苦
然对周围那喧闹而又单调的大学生生活产生了隔
,他也绝不能忍受摆在他面前的
一个古典语言学学者的前途。不,他不能被某一
专门学问占有,在一个小角落里畸形地生长。他
人生,他要解这个人生之谜!——正是在这样的心情下,他接
到了叔本华的哲学。如果说有的书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么,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对于尼采就是这样。这本书试图解释人生之画的全
画意,正合尼采对哲学的要求,因而于尼采有了不可抵御的魅力。
对于尼采来说,酒神祭的重要在于那
个人解
而同宇宙的生命本
相
合的神秘陶醉境界,在于酒神肢解然后又复活所表示的生命不可摧毁的象征意义。他以此来解释悲剧,认为悲剧的快
实质上就是个
通过自
毁灭而
受到的与永恒宇宙生命合为一
的酒神祭式陶醉。
酒神祭是从雷斯传
希腊的一
神秘仪式。据传说,酒神原名查格留斯,是宙斯和他女儿
的产儿,后被泰坦肢解火煮,雅典娜救
了他的心,宙斯把它
给自己的一名情妇,
后怀
,第二次生
酒神,取名狄奥尼索斯。在酒神节,女信使们排成狂野的行列漫游,狂歌
舞,滥饮纵
。整个仪式的
xdx
是捕获一
山羊,或一
公
,或一个男人,作为神的化
,将其裂为碎片,然后饮其血,
其
,以纪念酒神的肢解和复活,并借这
仪式与神结为一
,达于永恒。
人生自有其悲剧方面,一
刻的人生观是不应加以掩盖或回避的。可是,许多世纪以来,悲剧意识似乎在欧洲消失了。欧洲人的
神世界,依仗着基督教和科学两大支
,似乎平静而乐观。基督教用灵魂不死的信仰来掩盖人生必有一死的悲剧
质,用彼岸世界来为尘世生活提供虚幻的目标和意义。科学则引导人们注重外
质世界,浮在人生的表面,回避人生的悲剧
方面和对人生意义的
本
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