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辑存在之谜

本站新(短)域名:xiguashuwu.com

第一辑 存在之谜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有两zhong哲学家。一zhong人把哲学当作他的职业,即谋生的手段。另一zhong人把哲学当作他的生命甚至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在公元前五世纪的希腊,智者属于前者,用苏格拉底的话说,他们是“智慧的chu卖者”;而苏格拉底自己则堪为后者的典范,他也许是哲学史上因为思想而被定罪并且为了思想而英勇献shen的最早也最著名的一位哲学家了。

苏格拉底的经历和他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孔子之于中国有某zhong相似之chu1。他们生活的年代相近,两人毕生都以教育为主要事业,在哲学思想上都重人生lun理而轻形而上学,分别成为中西人文思想的始祖。

我发现,直接用政治的分野来判断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往往不得要领。苏格拉底诚然是在雅典民主派当权期间被chu1死的,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站在贵族派一边。事实上,无论在民主政ti还是贵族政ti下,他都曾经甘冒杀shen之祸,独自一人与民众大会或寡tou政府相对抗,以jian持他心目中的正义。对于苏格拉底来说,还有比当时nu隶主两派的政治更高的东西,这就是他的哲学所追求的合理的人生。

现在,人们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chao的源tou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希腊哲人,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确实是自觉地把哲学对象限制在人生问题范围内的第一人。他在法ting申辩时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在我看来是daochu了哲学的gen本使命,这就是探索人生的意义,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哲学家是一些把生命的意义看得比生命本shen更重要的人,他们一生孜孜于思考、寻求和创造这zhong意义,如果要他们停止这zhong寻求,或者寻求而不可得,他们就活不下去。用苏格拉底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克力同》)。所以,当法ting以抛弃哲学为条件赦他的罪时,他拒绝了。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爱智慧甚于爱一切,包括甚于爱生命。

商务印书馆最近相继chu版了柏拉图的《游叙弗lun·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和se诺芬的《回忆苏格拉底》的中译本,为我们了解苏格拉底其人和其思想提供了方便。研究者们一般认为,前者有把苏格拉底理想化的倾向,后者更符合历史真实。我倒觉得,作为哲学家的柏拉图,比作为军人的se诺芬,更能理解他们的这位哲学家老师。在柏拉图笔下,苏格拉底更像一位哲学家。在se诺芬笔下,苏格拉底却显得有些平庸。例如,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即mei德,这在前者笔下突chu的是理想人格的锻造和心灵的自我享受,在后者笔下则往往把mei德归结为节制,又把节制归结为获取最大快乐的手段。又如,苏格拉底之所以从容就义,se诺芬举chu两点非常实际的考虑:免去老年的痛苦;死后的声誉。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则以他特有的机智方式作一番推论:死后或毫无知觉,如无梦之夜一样痛快;或迁居彼界,得以和古来志士仁人相chu1,不必与为思想而杀人者打jiaodao,实为无限幸福。他的结束语是:“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dao。”哲学家的幽默和达观,跃然yan前。

我并不主张对苏格拉底哲学作过高评价。他把哲学的注意力移向人生,诚然是一大功绩,但他进而把人生问题归结为lun理dao德,视野又未免狭窄了。其实,人生意义问题的提chu,是以绝对为背景的,哲学的智慧不在于就人生论人生,而在于以绝对为背景对人生意义作chu说明。赫拉克利特说,智慧不等于知识,智慧在于认识一,即绝对和永恒。苏格拉底却把智慧与知识等同起来,又把知识与mei德等同起来,尽guan他qiang调的是“关心自己的灵魂”但是,如果像他那样把对于绝对的渴望从灵魂中排除chu去,视为无用无谓之事,那么,灵魂就不成其为灵魂,而智慧也降为一zhongdao德知识和chu1世之dao了。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苏格拉底比起赫拉克利特来又是某zhong退步。不过,尽guan如此,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一语仍不失为至理名言,是一个真诚的哲学家应有的信念,只是我们应该以更加广阔的yan光去省察人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