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代序3寻找苏青(2/4)

这生计,莴笋切成小刀块,那叶是不能扔的,洗净切细,盐过再滗去苦,调麻油,又是一凉菜;那梅菜里的肋条是走过油的。炼下的油正好煎一块老豆腐,两面黄的、再滴上几滴辣椒油;青鱼的和尾炖成一锅粉汤,中间的肚当则留作明日晚上的主菜。苏青就是和你讨论这个的。这生计不能说是致,因它不是那么雅的,而是有些俗,是打细算“一个铜板也要和鱼贩讨价还价”有着一些节制的乐趣,一不挥霍的,它把角角落落里的乐趣都积攒起来,慢慢地享用,外世界的风云变幻,于它都是象的,它只承认那些贴肤、可的。你可以说它偷,可它却是生命力顽,有着韧劲,宁屈不死的。这不是培育英雄的生计,是培育芸芸众生的,是英雄矗立的那个底座。这样的生计没什么诗意,没什么可歌泣的,要去描写它,也写不成大篇章,只能在报纸副刊的尾占一小块,连那文字也是用的边角料似的,是一些碎枝末节。

苏青不免得罪了两下里,男人和女人都要把她当敌人,但毕竟太过激烈,也些言不由衷的意思。好像故意要把温情藏起来,好使自己不弱。并且,一松懈不得,稍不留意就会被打了伏击。这就是独立女境,以攻为守的姿态。内心里其实还是希望有男人保护的,她与张玲对谈时,不是提过标准丈夫的五条要则吗?尤其是第五条“年龄应比女方大五岁至十岁”,是希望丈夫如兄长的。只是知现实不可能,也知即便可能却是要付代价的,便采取放弃。她既不要了,就有了权力批评。她比那些编织梦迷惑自己的人要朗、尖锐,却也少一些诗意。她是看得穿的,张玲也看得穿,张玲看穿了的底下是“死生契阔”,茫然之中却冉冉而起一些诗意,是人的无措无奈因而便无可无为的悲和喜,是低伏了人仰视天地的伟岸而起的悲和喜,是有些悲极而喜的意思。苏青的看穿却有些看回来的意思。晓得人是没意思的,就挑那些有意思的去,晓得人是有限的,就在有限的范围里周转,晓得左右他人没有可能,就左右自己吧!都是认清现实,也都是妥协,张玲是绝望的,苏青却不肯,不肯也不是命的不肯,而是直面的,在没意义中找意义。但她不像冰心,在人世间能找到许多的。她的境比冰心严酷得多,倒不是说境不好,而是上海这地方人的望都是的,早已揭去情的遮掩,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也不是没有,而是显得不实惠。所以,苏青是不能靠“”来安,而是需要更实在的东西。因此,她也是不会如丁玲那样,跑到延安找希望。连延安的希望于她都是渺茫的,她就是实到这样的地步,只承认她生活的局给予她的受,稍远一些,不是伸手可及的,便不被纳她的现实。像她这样一个很少浪漫气的人会作家,也只有在上海,繁荣的

苏青是有一颗上海心的,这颗心是很经得住沉浮,很应付得来世事。其实,再想一想,这城市第一批穿女式人民装的妇女,都是从旗袍装的历史走过来,苏青是她们中间的一个。不能接受的原因只在于,苏青留给我们文字,使她幡然前,而其余的人,都悄然淹于历史的背后。所以我们就把苏青的形象规定了,是旧时的装束。再说,她又没有给我们新的文字,好让我们去揣度新的形象。说起来也是,这城市失了多少人的经历和变故,虽说都是上不了历史书的,只能是街谈巷议,可缺了它,有些事就不好解释,就有了传奇的彩,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海历史的传奇的意思,其实,每一日都是柴米油盐,勤勤恳恳地过着,没一非分之想,猛然间一回,却成了传奇。上海的传奇均是这样的。传奇中人度的也是平常日用,还须格外地将这日用夯得结实,才可有心力力演绎变故。别的地方的历史都是循序渐的,上海城市的历史却好像三级那么过来的,所以必须牢牢地抓住人的最实,才不至恍惚若梦。要说苏青聪胜人一筹的,就在这地方,她脑清楚,不梦。苏青的文章里,那些识破骗局的人生理,总是叫人叹服。尤其是关于男人女人的,真是撕破了温柔的面纱,一步步,叫人无从辩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