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雀导弹于1956年开始服役,装备在f3h-2mde摸n和f7ucutlass上。相对于后续型号,麻雀i型更具流线感,外型和子弹相仿,拥有一个细长的弹头。
麻雀i型是尚未实用化的武器,性能受限且相当原始。乘波导引必须由光学装置识别和追踪目标,让麻雀i型无法进行超视距攻击,并且无法有效对抗高速目标。麻雀i型只生产了2000枚左右。
在1950年代早期,道格拉斯尝试将麻雀导弹装上主动雷达,最初给予xaam-n-2a麻雀ii型的称号,原本的麻雀导弹则改称为麻雀i型,在1952年以aam-n-3取代原有称号。
在1955年提议让麻雀ii型继续发展,并有意让麻雀ii型成为f5dskylancer的主要武器。到了1955年,道格拉斯建议继续发展麻雀ii型,打算让它成为f5dskylancer拦截机的主要武器,可是十年之后,由adair特许制造的一种比较先进的雷达,类似现代的aim-120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theavroarrow,令这计划遭到延迟搁置。不过,因为导弹细小的弹体前部和k-bandan/apq-64雷达有限度的性能,导致麻雀ii型不能成功通过测试麻雀ii型在1958年取消,虽然有些人希望由adair接手,但是随着avroarrow计划的取消,所有麻雀ii型的计划也画下句点。
20世纪60年代,美国海军计划发展一种比现有导弹系统小的多的短程点防御导弹系统,用以装备攻击型航母和轻型护卫舰,进行点防御。原来海军本打算发展rim-46海上拳击手导弹用于点防御,但是1964年这个项目被撤消了。
此时海军就将注意力转移到aim-7e麻雀空空导弹身上了。aim-7e是1963年开始生产的,它在原麻雀弹的基础上改用了mk38或mk52火箭发动机,射程大幅增加。当然,空对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很大程度上依靠于发射时的各项参数,如载机速度和目标的相对速度。
aim-7e总共生产了大约25000枚,其各个批次之间也略有不同。鉴于aim-7e的良好性能,美海军决定在aim-7e空空导弹的基础上发展rim-7e海麻雀系统,又称基本型海麻雀或者基本型点防御导弹系统。其导弹就是原封不动地采用aim-7e空空弹,简单点讲,麻雀下海了。
真可谓是麻雀“下海”海麻雀的制导站和发射装置也因陋就简采用现有设备改装。其发射装置是经过改进的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火箭发射箱,火控系统主要是mk115型手控式火控系统和mk51手控式跟踪照射雷达,系统总重约17。7吨。此型海麻雀由于需要手工cāo纵火控系统,因此反应时间较长,低空性能差,不能对付反舰导弹。
1967年,rim-7e进入美军服役。从此,美国海军就开始对海麻雀进行了无休止的改进。海麻雀的导弹的改进几乎是同同型空空弹同步的。aim-7e空空弹研制成功后,雷锡恩公司发展了aim-7f型空空弹,其技术当然也运用在海麻雀上,这就是rim-7f。其改进主要集中在导弹上,采用了新型的双推力发动机,这进一步增大了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