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民国廿四年middot;秋m(5/5)



在上场门,挑帘看着宋志高。宋,她一度借来的姓。信目而下,咦,是志高的娘来了,她胖了很多,非常的慈祥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总有接班的人。红莲成为面目模糊的良家妇女,不停地嗑怪味瓜子,真是,当家是个卖瓜子儿的,自己却是个嗑瓜子儿的。也许还有包炒松子,是留给志高,散戏时好送上后台,很体面地恭贺儿子出人头地。

身后有那被唤作“水泡眼”的姑娘,在乖乖遵从志高的吩咐,巴喀巴喀如金鱼儿永远不闲着的大嘴巴:“谁送来的伞?有谁见过他?呀,有张条子

正想打开条子一看,忽见上场门有个排帘的,脸生,水泡眼疑问:

“咦,这婶子来找谁?”

丹丹一惊,忙乱中,只得擦过忙乱的人的肩逃去。

“婶子”?——可见大龙钟了。

不是老,不是梅毒,是完完全全的,大势去矣。

“暧,热水袋给丢了——”

丹丹头也不回。冷,走得更坚决。

连在这般不起眼的偏僻角落,都不可以呆下去。大庙不收,小庙不留的子然一身,她被所有人遗弃了!自己也不明白,漂泊到什么地方去好?

只得专心地找点事情干上。丹丹头也不回地走了。

志高便自下场门进来,一见那条子:“平安。勿念。保重。怀玉。”

他就像一条蜈蚣弹跳而起,翻身至台前,自散戏的人潮中,目光一个扯子样,非把这小子给揪出来。

久经压抑,久未谋面的故人。他大喊:

“怀玉!怀玉!你出来!”

声音洪亮地在搜寻追赶。

如雪后的闹市,房子被上淡素妆,枯枝都未及变为臃肿不堪的银条,围墙瓦面,仿似无数未成形的白蛇在懒懒地冬眠。白茫茫之中,夹杂着一些不甘心的颜色。

幕一下怀玉就走了。只怕被人潮冲散。她依依挽手:“冷么?”

“下雪不冷。雪融时才冷呢,也熬得过去了。”

足印在雪地上,竟然是笔直的。

段婢停又问:

“后天回家去了。有一天光景,你想到哪里去逛逛?”

“你呢?”

“晤,北平最好的是什么地方?”

“——有一个喇嘛庙——”

“喇嘛庙?从没听你说过。”

“雍和宫,我没说过吗?小时候还让人给算过命”

志高等了半晚、校也下了,人也散了,他把玩着那伞——那一冬都用不上的绸伞,满怀信心。兴致来了:

“好小子S衣锦荣归,搭架子来了!我就不信你不亮相,你敢躲起来要老子一顿顿哼!死也要等到你出来不可,妈的,你出不出来?”

冷寂的后台只他一把嗓子热闹着。水泡眼气鼓鼓地也坐着等,不知所为何事,等的是谁。一切都是空白。眼也翻白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