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节(6/7)

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高xdx潮,编印了红塑料面子的语录本。他写信给妹妹的同时,还寄来了语录本。

得到家里人的支持,郑璇欣然加入了学习小组,成了郭仁秀的一个热心的组员。到底是郭仁秀有眼光,时间跨入一九六六年,她们这个学习小组,不但得到团委的支持,还得到区委的重视。而学习朱福玲的热潮,却已经冷了下去。从郭仁秀一开始组织学习小组,她碰见朱玲就冷眼相视,到后来,两个人干脆互不理睬了。学习毛主席的著作,郑璇花去的时间真不少,她的学习成绩虽有所下降,可她能背出"老三篇",能背出几十条语录,而她们同班的许多同学,像朱福玲之类,连一条语录也背不出呢!作为主角的郭仁秀,收获当然就更大了。快毕业了,初三毕业班的学生们都在议论毕业以后怎么办?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呢,还是"一颗红心,多种准备",或者是只想升学?就在这个时候,郭仁秀在班会上作了"要是我也被分到殡仪馆工作怎么办"的发言。她在发言中说,她听说前几届有个姑娘,毕业后分在殡仪馆工作,怎样由最初的恐惧、害怕到后来的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她说,听了这件事以后,她就想,要是她毕业以后,也分在殡仪馆,怎么办呢?发言最后说,她已经作好了多种艰苦的准备,不论毕业以后干什么,只要是革命工作,她都要像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那么去干。在工人农民中,去"沾一身油污,滚一身泥巴"!誓做革命的红色接班人。这个发言顿时轰动了全班,不久她在全校的大会上照样讲了一遍,也引起全校一番议论。跟着她到区里面好几所学校都去巡回演讲过,普遍得到好评。

郑璇到这时候,才算对郭仁秀真正佩服得五体投地。朱福玲和她相比,自然差得太远了。朱福玲算什么,只会死记硬背数理化,只会挤时间读外语,什么来学校的路上默诵啊,什么做上小卡片,随时随地掏出来念啊。从那以后,郭仁秀说什么,郑璇信什么;郭仁秀在前头怎么作揖,她在后头怎么弯腰。她相信,照着郭仁秀那么做,没错儿。

文化大革命来了,升学考试取消了。郭仁秀带头贴了党支部书记郑同泰的大字报:"郑同泰推行的是哪家的教育路线?""郑同泰为什么要我们向资产阶级臭小姐学习?""郑同泰和资产阶级臭小姐是什么关系?"郭仁秀写出了炮轰党支部的大字报,征求签名时,郑璇头一个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跟着,大字报贴遍了校园。

很快,郑同泰被打倒了。批斗他时,愤怒的红卫兵还把朱福玲拖到台下陪斗。丑姑娘勾着腰,垂着头,从头至尾只是掉眼泪。郑璇有些可怜她,郭仁秀说郑璇感情脆弱,是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郑璇受了批评,硬硬头皮,不朝丑姑娘望,心情倒也好过些了。

这以后,学校里传出消息,说朱福玲和生肺病的"走资派"党支部书记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所以郑同泰才把丑姑娘树为典型。

听了这一丑闻,郑璇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么一层肮脏的关系在里面。她对朱福玲的一点儿怜悯也随之消失了。

自然,作为同学关系,郭仁秀和朱福玲之间,是半点情谊也没有了。朱福玲是"狗崽子",而郭仁秀呢,成了叱咤风云的女红卫兵头头。她当过校革委会常委,红卫兵团副团长。上山下乡时,她见社会上到处是"赴黑龙江战斗队","赴江西战斗队",唯独没人到西南的偏僻山乡去,于是毫不犹豫地打出了"赴山区战斗队"的旗帜。旗帜打出之后,她在教学楼里碰到朱福玲,盛气凌人地问她:

"你敢去上山下乡吗?毕业分配时,你不是说过与工农相结合吗?难道还要抱着剥削阶级的饭碗吃老米饭?"

郑璇没想到郭仁秀会这么问朱福玲,更没想到朱福玲会回答郭仁秀:

"我是要求进步的,我也要和家庭划清界限。如果你同意,我愿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